【万字干货】搞定90%的职场沟通!(中)

本篇文章讲“和同级沟通”,为啥单独一篇呢?因为日常工作里同级沟通的时间是最多的,也是最容易引发矛盾的。

文章太长,分为 上中下 篇来讲~

这是中篇

先来个大纲👇

前言:工作中好好说话的必要性

通用的表达结构

和上司沟通

和同级沟通

和工作经验不足的人沟通

和客户沟通


本篇文章讲“和同级沟通”,为啥单独一篇呢?因为日常工作里同级沟通的时间是最多的,也是最容易引发矛盾的。

和同级同事沟通恐怕是我们工作中遇到的最多的场景了,不会好好沟通不仅拉低工作效率还会给别留下不专业的印象!

同样的,下面也会从表达场景和分歧处理来表述。


表达场景

和同级同事沟通的场景我分为三种:需求流转、答疑解惑、讨论问题

1)需求流转

说到需求流转,我不得不多一嘴,之前听过一个段子,说我们这一代和父母一代工作没有多大的差别,他们是在工厂流水线上工作,而我们又何尝不是流水线呢,就拿开发一个APP来说,从产品到测试这一系列的工作,不是很像流水线吗23333。

好了,言归正传,之所以提起这个段子,是因为我们身为“流水线”中的一员,就必然涉及到和上下游对接,我们拿到上游交付的东西,加工后再流转给下游,那么就产生了沟通。

我们和上游的沟通且不说,只说我们如何和下游沟通,此处主要指交付物的沟通,我们如何交付给下游一个尽善尽美的“作品”。

我把我们交付的东西称为作品,因为不管是我们产出的文档还是设计稿都是我们辛苦劳作的作品。

针对交付物我有几方面的想法:

第一,完善度

拿产品经理的prd文档来说,如果研发拿到文档后还来频繁问你本应该包含在文档中的内容,那产品就应该反思一下自己交付的文档是否是一份合格的文档。

第二,专业度

专业度的体现可以从用词严谨、语言精练、表意清晰几个方面评估,这些都是可以习得的,多看多学多练,时间是最好的老师。

另外提一点,千万不要有错别字,这是一个很低级的错误…这篇文章我反复检查了好几遍,如果……还是有错别字……当然是选择原谅我啦23333

2)答疑解惑

答疑解惑的场景发生在对方针对某一问题问我们的时候,我们该如何给对方答疑。

这种情况在产品和研发、研发和设计、产品和设计…的身上发生的非常频繁,产品研发线本身就是一个需要非常多沟通的“流水线”。

那么遇到这种情况怎么沟通和表达呢?

我会从沟通媒介和表达方式来叙述。

- 沟通媒介

比较常用的有即时通讯工具、电话、邮件、面对面沟通。

从沟通效率来说,面对面沟通>电话>即时通讯>邮件

从正式程度来说,邮件>即时通讯≈电话≈面对面沟通

那么如何选择?

我的建议是从紧急程度和问题复杂程度来判断👇

比较复杂的问题

比较复杂的问题不建议使用文字描述,一来文字会丢失部分信息,二来效率较低,建议直接使用语音电话或者面对面沟通,这样能够即时得到对方的反馈,不仅能够比较详细的表述而且效率也更高。

较简单的问题

如果是较简单的问题,那么使用何种沟通方式就取决于紧急程度了,紧急度高就电话或者面对面,紧急度一般的话即时通讯就行。

- 表达方式

很多时候别人没有接收到我们的“信号”的原因一是我们不会表达,二是双方接收到的信息不一致,这两个问题通过好好表达都能较好的解决,我的建议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问题,从对方的角度来答疑。

举个例子,我做过一个动物园购票的小程序,里面有选择游玩日期这个功能,是购票软件比较常见的选择日期的交互方式。

研发做到中途问了我一个问题,问题是“选择日期后,弹窗关闭,这个选择的日期显示在界面的哪个位置?”

当时我收到问题的时候首先是惊讶,因为选择日期后的状态图是有的,只是我觉得这种交互很基础所以没有特殊标注,但是还是遇到了问题。

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对移动端交互都很熟悉,所以当时我的答疑思路分为这样几步👇

确定问题 → 选择答疑媒介 → 答疑。

-确定问题:选择游玩日期后日期显示方式是什么

-选择媒介:研发是在项目群中提出的疑问,但是这个问题语言描述远不如口头描述快,所以我选择了和对方语音沟通

-答疑:语音时我会使用用户的视角走一遍添加游玩日期的流程,让研发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3)讨论问题

这也是产品线上最常见的场景之一了,有经验的小伙伴一定感受过“吵”得不开开交的办公室23333,而这个场景也是非常容易引发人际关系危机的场景。

因为有时候讨论着讨论着就变味了,从探讨一个问题变成了维护各自的立场,最后针锋相对不欢而散,结果问题还是问题,同事变成路人…

讨论问题我也总结了三个点:情绪管理、有理有据、表达清晰

情绪管理

太重要了!情绪管理真的太重要了,作为一个面对过无数牛鬼蛇神客户的设计师,我从最初的吐槽生气到无奈到现在的欣然接受,我到底经历了什么……

面对同事永远比面对客户轻松多了,所以只要拿出面对客户的情绪管理,那么面对同事就so easy了、、、

那么,如何疏导自己的情绪?

首先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会生气?

我来一个普遍的解释,因为人类进化历程中在面对重重威胁后学会了自我保护机制,而生气就是自我保护中的一环。所以,生气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

这没毛病,这是天性呀!

但是我们和同事有分歧时,对方是不会对我们造成威胁的,总不会……打你吧。

既然这样,首先要接受的一个事实就是,和别人不管是讨论还是辩论,我们都不会身处危险之中,所谓的威胁感只不过是一种假象,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破除这种假象。

有人会说,臣妾做不到!实际中自己的情绪就不受控制了。

这很正常,情绪控制是一个需要练习的事情,不如试着一次次去克服,有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先从放慢语速开始,你会发现,当你放慢语速后,你的情绪好像就会平缓很多。

当然,对方实在是无理取闹,那当然是回怼呀~~~都是第一次做人,凭啥,让着你……但是不要骂人哈,注意素质^_^!想骂的话,心里骂几句得了,咱们来打工的,不是来生气的~~~

有理有据

这个不用多说了,摆事实讲道理,我们是社会主义接班人,我们要以理服人~~

表达清晰

在线讨论的场景还能慢慢打字,给我们思考的时间,但是面对面可就考验表达了,说话卡壳的话不仅容易丧失话语权还难以表述清晰自己的想法,所以清晰、流畅地表达非常重要。

说实在的,表达这东西,最有效的提升方法就是练习,别无他法,这是实验性课程。

我想提供一个还不错的练习,每天读30分钟书。

要朗读出来,每个字都要字正腔圆,语速不能快,要慢,建议读一些和自己工作专业相关的文章,同时还能学习一些知识,一箭双雕~~

连续试一个月,用一句网络语来说,你会回来感谢我的~~非常有效!

但是,表达的前提是你得有话可说,不然,只能干瞪眼了……


分歧处理

嗯嗯……和同级同事沟通,遇到分歧也还是常有的事儿,比如研发觉得产品设计的逻辑有问题,产品觉得UI的设计图不好看,研发觉得交互设计的流程判断太多,UI觉得研发实现的效果不理想……

我觉得这块我可以说一天233333,无时无刻不充满了分歧,所以需要每个人学着去沟通、理解和包容,还是好同事嘛~~

关于处理分歧的场景我分了三个比较常见的场景:1V1私聊、群内battle、面对面。

这三个场景,由于沟通方式不一样沟通效果也不一样,主要的原因是——人性。

1)1V1私聊

这种情况相当于沟通内容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理想情况),这时候大多数人对于发送的消息会更随意,也会更容易情绪化,甚至延长回复时间,看到了装做没看到。

因为这些行为只有对方看到,我的老板和其他同事都不知道。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沟通的信息需要同步给其他成员,最好不要单独私聊,在群内@相关人员是更好的选择。

2)群内battle

群内沟通就不一样了,尤其是群里有上司和领导,那么对于发送的消息就会更加谨慎,群内沟通就像在广场上拿着喇叭说话,所有人都能听见,大多数人都会更加注意自己的发言。

3)面对面

我永远觉得面对面沟通是传达信息效率最高的沟通方式,也是最友好的沟通方式,因为面对面可以看见对方的表情和动作,就算遇到分歧也可以用友好的微笑缓解。

但是,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沟通,都要注意几点:

第一:落子不悔

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都要想清楚了再发言,线上发了后撤回和面对面说了又反悔都是很业余的表现,极大影响个人可信度。

第二:不要发过激的言语

不说侮辱的语言

不管对方多过分,只要对方还没有侮辱你,都不能发出侮辱对方的话,一旦发出,那么过错方就在你并且很难挽回。哪些算侮辱?比如常见的祖安词汇(请自行想象233)。

不说任性的话

不得不提一句“名言”,小孩子才看对错,成年人只看利弊。

为什么我们喜欢把任性的话称为孩子气的话,因为小孩子说话只凭喜恶,只看对错,不管说出来的话是否能解决问题。

而成年人则应该更看重说出的话是否能解决问题,如果不能,那么就不说!无论自己有多生气!呃…打工人不好当……

哪些话很任性?

这里我想举个例子,之前工作中遇到过一个前端,是我们公司找的外包,因为项目紧急,后端接口的整理来不及完善,在实现的过程这位前端对这点非常恼火,于是在很多次群内询问接口后,他发火了,直接骂了一句脏话,同时说他不干了,后来产品出来安抚解决问题。

我承认后端做得不够完善,但是他骂了一句脏话并说不干了解决问题了吗?

没有,还给大家留下他很情绪化和不好合作的印象,后来公司再也没和他合作过。

明明有更好的解决方式,为什么要说一通任性又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话呢?除非你真的是不想干了,既然还想继续,那就别任性!

再说回上面的例子,正确的解决方式是什么?

遇到这样的问题,首先描述自己遇到的问题,和希望得到的帮助。

就拿上面的研发来说,如果在群里发一句:

“我这边研发遇到了一些阻碍,希望能够一起商量怎么解决,目前接口没有整理完善,我这边绑接口的时候不仅寻找费时而且错误率很高,项目本身很紧急,希望后端这边能够重新整理接口,避免项目延期。”

我想大多数人都能理解他的难处然后一起沟通解决。

未完待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