妞爸因缘际会,去了海南昌江县辖下的王下乡洪水村。
百度可以搜到,洪水村被称为海南的小西藏。这称呼一方面说明风景宜人,山清水秀,一方面也是落后和偏远的代名词。
有多偏远?从昌江县城出发,三十公里到达霸王岭风景区,还有三十公里才能到洪水村。
这三十公里可不是高速公路,而是只能过一辆车的山间小路,若不是有妞爸的少年好友,长年巡视海防林的义峰开车,像我等普通的城市司机,压根儿就没法自如的在这样的林间小路驰骋,山路崎岖、坎坷、泥泞不堪,导航都失效的山区,游客如何又能走。
即便义峰已是开得了大卡,走得了沙坑,海滩山路如履平地,最后也得赶在天黑前出村,可想而知,这村子有多偏僻了。
自然,一路奔波跋涉后,犹如桃花源记所述: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这样与世隔绝般的村寨,未通路通电之前,都是人畜混居的。援建干部下去分给他们种子,拿来炒了吃;分了鸡鸭,直接煮好下酒;好在这几十年,村民们随着和外界逐步沟通交流,也文明向上起来,逐渐迁出了夯土为墙,茅草为顶的大棚,住上了水泥房,那些简陋的草屋,没拆,而是稍事修理,作为黎寨特色保留了下来,可骨子里慵懒和随性的个性却依然没变,除了自己吃的五谷杂粮自给自足外,随着海黄的火爆和稀少,种植黄花梨便成为整个村的主业。
霸王岭百年的黄花梨树已明令禁止不许砍伐和交易,但自家种植的却没有限制。
你便会看到路上、院子里、田边,东一片,西一茬的都似乎是见缝插针般,种了黄花梨树。只是树龄并不久远,长的不过二十几年,短的也有几个月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黄花梨最宝贵的,是树心,被叫做“革”的部分,那可真是百年才能成才的树木。
所以你可以看到,但凡树龄有些年头的,都被村民磊了一层层的土,堆了一块块石,还里三层外三层的,防盗防砍保护起来。
鸡苗鸭苗显然已被放养长大,繁衍生息开来,旅游业的发展初露端倪。
作为海南十八怪的老太太上树比猴快的景象,也是越来越不多见了,镜头下的黎族老太太,常年攀爬树木而变形的脚板,和芭蕾舞蹈演员的脚一样,都满满记载着经年累月的付出和辛劳,而光着脚满地跑的男娃女娃们,正是天性自由生长,生命力蓬勃向上的年纪。
P.S这篇微文仅是凭借妞爸发回来的照片和只字片语的口述写成,想象中的世界总是在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