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说到赤壁之战后的10年,曹孙刘三家各自有各自的发展。
曹操虽然战败,失去了南下的机会,但根基没丢。4州之地,地盘大人口多,人才也多。收西凉,灭张鲁之后更是巩固了自己的实力。
刘备呢,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期。得荆州4郡,益州全境,三分天下,堪称人生大翻盘。
而孙权呢,虽然赢了赤壁之战,却只得到了荆州的一小部分。在这10年中,赤壁之战最大的功臣周瑜还没了。
而周瑜对于江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之前月光说过,孙坚是奠定了江东基业,孙策是坐稳并扩大了江东基业,孙权只是全盘接收了父兄的成果,而帮助孙策的人正是周瑜。
孙策托孤时还跟孙权说了一句,“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再说赤壁之战,周瑜是三军统帅啊,是他带领孙刘联军打败了曹操,也是他在曹操败了之后,跟曹仁鏖战一年占领了南郡。
如此这般的周瑜怎么可能是会被气死的人呢。至于诸葛亮三气周瑜,更是无从谈起。
不过月光不打算纠正这一点,因为我也爱看啊。
《三国演义》中说周瑜是气死的,临死之前喊出来“既生瑜,何生亮”,重要的是重复三遍,然后吐血而亡。
事实上呢,周瑜是一位能容人,能宽仁,有雅量的一位儒将。
长相上佳,风度翩翩的君子。程普作为三朝老臣,一开始不服周瑜,经常侮辱他,周瑜都没有任何不满,常宽容之,最后程普心悦诚服,怎么可能因为诸葛亮的一些计谋就气死呢。
当然这三气周瑜安排的很巧妙,也真的很让人生气。
而月光现在就将错就错的,通过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来说一下周瑜这个人。
第一气:周瑜攻南郡,拼尽全力,好不容易要夺了南郡,愣是被诸葛亮派人钻了空子,你说气不气。
第二气:刘备为了巩固孙刘联盟娶了孙权的妹妹孙尚香,然后周瑜希望用锦衣玉食将刘备困在江东,然后坐等关羽、张飞跟诸葛亮产生矛盾,坐收渔人之利。
怎料诸葛莲识破了周瑜的计谋,顺利接走了刘备以及孙尚香,留下了一句“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第二次气的吐血。
第三气:刘备借荆州,却迟迟不还,理由是要取西川才换。周瑜使出了假道灭虢之计,假借帮助刘备取西川,实际是要取荆州,可惜又被诸葛亮识破,而周瑜全军被困。
周瑜吐血,旧伤复发,诸葛亮也没有过分逼迫,放周瑜走了,此时周瑜已经病入膏肓了,然后留下了那句“既生瑜,何生亮”。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然后吐血而死。
如此三气,如果都是真的,周瑜气得要死确实应该,但是要说因为生气致死,着实不太可能,连程普经常的辱骂都能忍,这偶尔的失败不太至于。
至于说周瑜说不仅仅是气量狭小,甚至还嫉妒诸葛亮的才华,因为嫉妒,每次交战都要证明自己比诸葛亮强,却一次都没赢,导致最后的气死。
这说法就更立不住脚了,赤壁之战的首功是周瑜、黄盖的火攻啊,如此不世之功,诸葛亮最多就是个辅助,就这一点诸葛亮就不能比了。
再说周瑜跟随孙策之时,已经立下了很多战功,而反观诸葛亮刚刚跟随刘备,寸功未立,这周瑜有啥嫉妒的呢。难不成就是因为卧龙的名号嘛。
翩翩君子周瑜连这都忍不了,反正我是不信。
只是这些事情罗贯中,用自己独特的笔触,略微神话了孔明的能力,贬低了周瑜性格和智商。就像将孙刘联盟的促成的主要原因归结于诸葛亮一样,实际上是鲁肃的主要功劳。
而鲁肃也是周瑜推荐给孙权的,周瑜临死之前也是准备让鲁肃来接人东吴的大都督。
如此能容人的周公瑾,怎么可能是被气死的呢。
仔细想来,如此安排神话孔明对剧情的推进确实很有作用的,只是可惜周瑜一位风度翩翩的君子,被魔化成了凄凉狭小、嫉妒心重的将军,属实有点冤枉。
而再想想,就能想明白这周瑜得气量多小啊,才能被这几件事情气死,得多么嫉妒孔明的才华,才能被气成这样。
因此综上所有原因,周瑜其实并不是凄凉狭小之人,至少不是三气就能气死的人。
月光这里算是为“气象很小”的周瑜翻案了。
不过月光只是在阐述事实,其实《三国演义》在这里的安排,我还是很爱看的,只是不希望大家只是单纯的欣赏小说的故事,而是对事实在有些了解,对人物的理解可以更加丰满和多样。
毕竟如果只是看小说,那诸葛亮真是可以堪称半仙儿了。
既然罗贯中如此神话孔明,月光也来凑个热闹。
那么具体孔明在《三国演义》中有多少名场面呢。
这其中有多少真实度呢?
我们明天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