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竞争优势,从哪里来?【Day 669】2024-08-08

每个人想在社会上立足,必须得有自己的「竞争优势」。

到底什么才是竞争优势呢?竞争优势,就是个人或组织根据「长年的积累」所形成的「专长」。

长年积累,就意味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下滴水穿石之功。专长,其实是长年积累的结果,是一门你会但别人很难模仿的手艺,具有极强的竞争壁垒。

如果从竞争优势的角度看,真正的好项目,往往具备下面四个特征:投资大、见效慢、技术门槛高、人才要求高。用一句话来总结,当作选择判断项目好坏的标尺,那就是「要持续做难而正确的事」。

如果不做难而正确的事,会怎么样呢?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人,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拍在沙滩上。在竞争红海里持续内卷,随着加入的人越来越多,收益越来越少,年龄越来越大,时间精力严重不住,逐步被社会边缘化,就是很多人的未来终局。

从这个角度看,中年危机的本质,就是「竞争优势不足」所导致的。想要化解这场危机,持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持续做难而正确的事,就是走出困境的答案。

很多人在面对这样的「合理推论」时,总觉得跟自己的想象不符,仍然想继续寻找「奇谋巧计」,只要一出手,不用耗费太多的精力,就能化腐朽为神奇。

实话说,腐朽就是腐朽,再怎么做,也化不了神奇。假设真的有这样的捷径,世界上的聪明人那么多,他们能走早就走了,也就不至于每天超级辛苦地日拱一卒了。

况且,这些聪明人依靠多年积累起来的竞争壁垒,如果只用一招就能在短时间内被咱们这些普通人赶超,「壁垒」也就不存在了。

壁垒就像硬币的两面,壁垒之外的人,想瓦解别人的壁垒。一旦拥有了壁垒,就想把更多的人排挤出去,自己好独享这份来之不易的成果。

比如,读写能力,就是最值得投资的标的,没有之一。大量的写作输出,势必会带来大量的阅读输入。输入与输出的比例,根据我的经验,大约是3:1~5:1。也就是说,你每天想写出1000字左右的文章,你每天的阅读量就需要保证在3000~5000字的范围内。

我从2018年~2024年,读写习惯已经保持了6年,目前光书籍,我就看了192本,平均每年看32本,每个月看2.6本。如果一本书按15万字计算,这6年我的阅读量为2880万字。当然,这些阅读字数,不包含课程、听书、视频、访谈等学习形式。

涉猎的范围,包括历史、心理、商业、营销、战略、市场、命理、国学、经济、哲学……

多维度的思考视角与读写能力,就是很难被市场替代的竞争优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