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群里看到了大家在互相打听应届生的薪水情况,哪家高哪家低,哪家给十几薪,哪家给月薪过万。大家互相比较的心情我很了解,可是很重要的一点千万别忘了,我们需要关注的不是月薪,而是自我价值,更准确地说是个人成长。
其实,刚出去的应届生大多数就如白纸一般,几乎没有任何工作经验,公司得去花费一定成本,人力也好、物力也罢,去一点一滴地培养你这个人。无论你是进入一个小公司还是一个大公司,平台大小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我价值的提升以及个人的成长。虽然薪水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在一个城市里安身立命的物质条件,但是月薪5000有月薪5000的活法,月薪1万有月薪的1万的活法,拿来比较没有任何意义。与其有这样的闲工夫,不如去多看几本书籍,多学一些知识,多写几篇文章。
同时,也不能不承认的是应届生其实有很大的潜力,百度刚刚下台的副总裁李明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与其拿到offer虚度光阴,不如早早进入企业实习,提前适应职场。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工作之后的职场生涯。是不是拿到offer,进入职场之后就预示着一切万事大吉,你只用去上班了呢?其实不然。在工作之后的2——3年内,不建议为了薪水的高低而频繁跳槽,要耐得住诱惑。你自己的心里要十分清楚,你的自我价值有多少,你目前的价格是多少,你能为公司创造多少价值(利润、收入)。要知道即使价格不等于价值,价格可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并且永远趋向于价值。
常坐地铁可以发现,早上8点左右是一天当中地铁最为拥挤的时刻(很多上班族都在这个时候上班),这个时候仔细观察你就可以发现,很多人的表情是麻木的,他们拿着他们的手机刷着朋友圈、微博、今日头条等各大APP,但是也会发现有些人利用这段时间在背单词,学英语。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下午6点左右。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对于生活、对于工作的态度决定了生活、工作对于他们的反馈。
所以,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注意力的核心都在于个人的成长,价值的提升。
题图来自CCO协议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