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
对于一个拖延症患者,其实一直都很回避去谈时间管理,因为越管理越焦虑,越焦虑越拖延。尽管内心里,千叮万嘱,要早点、要快点,但还是将事情拖到了最后,赶在火烧屁股的最后一分钟搞定。比如,在车门关闭前的最后一分钟冲进高铁车厢这种事,就在我身上发生过三次,然后第四次时,我就被成功拦在了进站口。一个人出差时,居然一天之内能够赶掉两趟动车,自己想想都醉了。
关于治疗拖延症的技巧,可以说出来很多:拆解任务、关闭干扰、先啃硬骨头……等等等等,但对我而言,去使用这些技巧,本身就成了一种拖延。
然而,今天学到了一个方法,尝试使用了一下,居然成功克服了拖延,高效地完成了昨天单位辩论赛的宣传稿。
发明这个方法的人,将其称为"撒旦5分钟"。
R
老实说,使用之前还将信将疑,因为方法都是因人而异,适用别人,不一定适用自己。但做完后,看看时间,前所未有的高效,心里很有点小雀跃。
I
那么撒旦五分钟到底有何秘诀?又是使用什么原理做到如此呢?
其实这个世界上,决定事情成败的,常常是某一两个片段而已。这些片段被称为:核心或关键点。
十年前的今天,当我做了一些决定,其实人生的基本轮廓,就被大概勾勒出来了——至于以后是否早睡早起,今年绩效是不是A……这些枝节似乎已经不重要了。
同样,对于拖延症患者,决定他一下午成败的,也只有五分钟,那是你的生死之道、存亡之本。
当你百无聊赖、内心抗拒的时候,你最需要做的是:坐下来,咬着牙,度过那最难的五分钟。
逐渐的,你的身体开始发热,你的思维开始活络,你的状态开始打开,你的灵感就开始逐渐流淌起来了了。
再进一步,彻底兴奋了,难以自拔了,你进入了物我两忘的状态。你顾不上喝水和如厕了。就像韩寒说的,“文思如尿崩,谁与我争锋”……
所以,当拖延症快要发作时,需要做的是:什么不想,闭上眼睛,坐到桌子前,不管效率有多低,不管心里多难受,也要咬着牙,硬着头皮,把这五分钟过完。
这五分钟,注定是不舒服、会难受、反人性的。但它是如此重要,它是一切一切的关键:决定成败生死的五分钟,过了那段,一切都顺了。
这就是“撒旦五分钟”。
与“撒旦五分钟”搭配的,还有三个技巧:
1、状态好时,一定要干
这是因为时间和时间不是等值的。好状态下的时间,是“高净值时间”,一定要拿来干活、攻坚、啃硬骨头。状态不好时,才去玩耍、娱乐、喝大酒、聊大天。
2、憋住这口气
一旦状态来了,就要趁热打铁。要憋着一口气,不能让它散了,尽快地把工作量落地。完全处理干净了,再想着休息。
3、写作和音乐是对好 CP
这个因人而异了。舒服的音乐,能够洗涤浮躁,能帮助沉下心来,更容易地度过“撒旦五分钟”,更容易地进入深度写作状态。这里诀窍是要选择熟悉的音乐,最好是听过几百遍的那种:新音乐会让你的注意力转移,会更倾向于仔细听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而熟悉的音乐,声音不会成为你的主要焦点。你甚至可能感觉不到他的存在。它的作用只是,激活你的灵感,让你尽快热起来。
D
在度过“撒旦五分钟”时,我充分使用了上面的三个技巧:
1、选择在上午9—10点人状态比较好的时候进行;
2、一鼓作气,中间没有任何中断;
3、选用了周惠的歌曲,用降噪耳机倾听。
以前我是个抗噪能力特别差的人,只有绝对安静环境下,我才能静下心来。但今天尝试按这个熟悉原则去选择的音乐,居然真的让我沉浸其中了。
“撒旦五分钟”的方法,比较清晰且好用。但一切的前提是,你要用劲,你要挣扎,你要“调动主观能动性”,才能真正遇见真正的撒旦。
和小伙伴们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