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的时候,想着高考刚结束,要好好放松放松;想着大学还有好几年,有什么想做的以后再做也不迟。
大二的时候,进了学生会,报了社团,考了四六级,考了普通话。蓦然发现,身边竟然还有人什么证都没有,什么活动都没参加过,想想觉得自己已经挺不错的了。
大三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的成绩已经和进校时有了很大的出入,想努力学习,恢复“昔年盛况”,却发现自己已经连老师在说些什么都听不大明白了。坚持了两天,觉得累了,倦了,无聊了,终于忍不住松劲了,泄力,不了了之了。
转眼到了大四,考研的每天宿舍食堂图书馆三点一线,找工作的拿着简历天南地北地到处跑,而我,却在家里穿着睡衣,吃着零食,看着电视,每天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
十一月,一切都到了快要尘埃落定的时候,考研的基本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找工作的未来已经有了着落,但我却还飘飘荡荡着,无处可依。内心比焦急更多的其实是恐慌———不算优秀又缺乏一技之长,未来会怎样完全无从想象。
接近三年半的大学时光,留给我的除了肚子上多出来的几斤肉什么都没有。每距离毕业少一天,我内心里的后悔就多一分,但后悔又有什么用呢?造成我现在这样的后果的,不正是我这三年以来一次又一次的选择吗?
先享受了安逸,之后就必要要付出艰辛,苍天从来饶过谁,苍天也同样不会轻易优待谁。该来的早晚都会来,该承受的,逃也逃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