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从前慢
–1–
大学四年,我过的基本上是不学无术的生活,庸庸碌碌无学无为。刚入学的时候,活跃于社团中的学长们,不厌其烦地拉拢我们入团。一天晚上,宿舍楼不知什么原因停电,一个叫凤思翔的高个子男生来到房子来游说,透过手电光猜他定是文艺方面的社团。果不其然,他娓娓道来地谈说着文艺社的组成、活动、工作之类的事,期间不知谁也和他有过交流,当准备走时:“有没有要加入的,有的话给我的电话哦。”
对于刚入学的大学生,这就是新的开始,没过多久很多人都纷纷入了社团,由于生性的自卑,本想进文学社,最后还是把想法憋在了心里。后来,我曾看到过文学社的报纸,A3纸大小,正反两面四版,对从农村走出来的我来说,这有多么的了不起啊。
班里一个叫张浩的脸上有一大块痣的男生的文字吸引了我,标题“我的初恋女友”,我心想这才刚来学校没几天就有了对象,还在这算作一个小的刊物上发表,就快快看了他的文字。正应了他的引号,标题只是个幌子,可也吸引了不少像我这样的无知青年来。
–2–
大学的时间还算充足,每天都有很多自己的时间,我也曾学着别人到图书馆借书看。刚开始的时候,都是枯燥的课程方面的书,到“开化”的那天后,我便找文学书籍去沉淀,看了多少心里没个数,但也算又不小的收获吧。
让我真正投入兴趣的是一次无意的机会,我在人文自然书库随便翻阅,一本叫做《青春梦》的小说集映入眼帘,简单翻了翻就被里面的情节所吸引。这个小说集收录了五六部小说,都是学校文学院副院长的文字,生动描述了八十年代大学生毕业入职后处理家庭和工作的琐碎,特别是一些小情节描写很生动感人,让我心生羡慕推荐给了好几个人。
有段时间,我也想着如果自己的生活积累到一定程度,也可以试着写一些这样的故事。可事实证明,那段时间我是迷茫的,深陷一些内心矛盾之中,竟然比高中之前的冲突还要多,又何以记述什么呢。倒是大二大三还读了不少的书,成了现在回想起来的惦记来。
–3–
到了大四的时候,闲散的时间更多,同学们都忙于找工作,而我们这些之前定向的人,变得或是庆幸或是无措或是彷徨来。我一直算没有怎么适应新校区的生活,每天的学习生活安排的有点糟,情绪化地做着一些现在的都想不通的事。
毕业设计的时候,我脑子发热地选择了种老师的labview方面的内容,心想这个可能挺前沿吧。可学习的时候,全英文的教材,就已经让人似懂非懂了一个学期,但就这么巧合地选上了。我是欣赏着种老师,他的设计总能让我们眼前一亮,加之图形编程没有了代码的枯燥,让思维变得更加奇妙简单来。
两个多月的编程、实验、写报告,终于在那个风和日丽的下午结束了,我忐忑的心情也算舒缓了下来。走出院系大楼,我在空间里敲出终于毕业几个字来,不知这是什么样的情感,毕竟是对纷繁复杂考试的一种解脱的本能反应吧。
–4–
毕业答辩结束,大学就只剩下回味。我们像学长那些年一样,在宿舍楼下摆起了地摊,卖着那些陪伴自己经历考试恶仗的书本,心里却没有一丝的不舍。之后的日子,更是百无聊赖,看着别人羡慕的眼神真好,曾围坐宿舍,抽烟喝起了小酒。
再过了不久,我买了一部手机,回来的路上给宿舍室友说着,X年内再不换手机。后来,我对此强烈的呵呵了,没等正式工作手机已换了一部,有时我还辩解着不能怪自己,要怪只能怪那些特殊的环境了。
网络尚不发达的时代,我们就这么一路走来,多少次想着课外学分不够毕不了业,多少次想着不加社团会有多大后悔,多少次想着体育考试也成了拦路虎,多少次想着学习快点结束,多少次想着转身再见的那天……
“开始的开始,是我们唱歌,最后的最后,是我们在等”,大学四年时光,我们青春无悔着迷茫的青春,我们风尘恋恋着过往的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