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创业如何在事与难中精进》
“创业心学的核心是一个有方向、有方法论、有成果也有验证机制的心学闭环。对创业者来说,创业心学最大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它提供了一套支撑创业者认知成长的底层思维系统。至此,也算初心始成。
第一章 创业成功的根源在于心的胜利
阳明心学强调“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归根结底,创业的问题也是“心”的问题。在探究创业成功的路径时,你会发现,其逻辑不在于“术”,而在于“道”。这个“道”,就是我们的“心”,即我们的底层思维系统。
企业是在企业家的认知空间里成长的!如果让我给底层思维系统下个定义,那么它就是能够让你自发奔跑的核心驱动力。我将这个底层思维系统拆解为认知力和心力两大方面,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是一种潜意识,决定了创业公司的发展前景。
一方面,认知力指导创业者对信息进行选择、甄别、判断从而做出决策,认知力也决定了企业的各种战略假设,而战略假设决定了企业的各项战略行动;另一方面,心力即愿力、专注力、创造力、洞察力,心力越强大,人生越从容,创业之路也会走得越稳健、越长远。
认知力指引方向,心力决定边界;认知力决定到哪里去,心力决定能走多远。所以,要想准确地评估一个创业项目的成功率,除了需要了解创业者显性的能力和能量,我们还应该关注他的认知力和心力层面,这决定了他未来的发展空间。
心力
可以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东西往往都是理性的,比如各种模式、方法等。这些理性的东西,人们既可以计算它、具体操作它,也可以判断其方向并纠偏。但真正驱动一个人前行的往往是他的内在感受、内在力量,即心力。
一个人只要心力强大,不服输、不认输,就一定可以改变命运。
一个人事业的边界取决于其内心。如果你观察了足够多的人就会发现,成就最高的那批人往往有一项比能力和认知力更重要的天分,那就是心力强大。他们对成就感、参与感、荣誉感和成功的渴求更强烈,同时,他们对一些事情的痛苦感知也要比普通人更敏锐。
创业成功需要不断更新的底层思维系统
创业心学有4个关键点:第一,致良知;第二,事上练,难上得;第三;此心不动,随机而动;第四,知行合一。
简单来讲,“致良知”就是找对方向,朝着美好的愿景、抱着认真的心态去做事情。一旦做事,就到了第二阶段“事上练”。创业的路上困难不断、危机四伏,作为一名创业者,你要正视困难,因为它会给你带来回报,帮助你成长,也就是所谓的“难上得”。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既有挑战也有诱惑,你需要拥有强大的心力,做到“此心不动,随机而动”。什么是“此心不动”?它是指人在面对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到不起心动念,不预设立场,不提前下结论。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此心不动,那么哪怕碰到再大的事情,他也不会慌张、害怕、动摇,而是会冷静地分析机会与挑战,之后才能无往不利,“知行合一”。
第二章 认知力:人的一生都在为认知买单
与行业顶尖人物交流
在大多数情况下,人的认知力水平较低时,很难看到更高维度的世界,所以才会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看到的就是世界的真相。所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即是如此。在我看来,要想打破这个魔咒,最好的办法就是与行业内拥有顶尖认知或最新认知的人去交流,用外力打破,全力破解。
创业者既需要经验,也需要突破经验的局限性。如果创业者被自己的经验和以往的路径禁锢,就很容易被困在条条框框里。相反,在如今这种高度不确定且呈指数型变化的环境下,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要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和持续的输入,这样才能真正地拥抱变化,享受变化带来的红利。
图2-3 提高认知力需要的四大思维框架
终局思维
具体来讲,终局思维就是逆向思考,从当下推演到未来,然后站在未来看现在,其核心就是以终为始。
具体到行为,就是在做一件事或做出一个决定之前,我们要想一想,这件事5年、10年后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将会带来什么结果,然后逆向推导现在的行事路径,落实今天的行为和战术。
第一性原理
第一性原理是决定事物最本质的法则。对创业者来说,它最大的意义在于聚焦问题的核心,帮助创业者看到事物最本质的东西。这样一来,在遇到问题时,创业者才能最快地找到破局点。
增量思维
优秀的创业者一定是有合作格局的人,他不仅能通过各种渠道认识和挖掘行业里的顶尖人物,通过个人魅力、公司机制吸引这些顶尖人物加入团队,还能创造让顶尖人物发挥最大价值的舞台。
书评:增量思维实际上就是一种合作的思维,用一种互补长短,通过合作共赢的方式来获得1+1大于2的效果。
蜜芽是中国最大的跨境母婴电商,我和徐小平一起投资了它的天使轮。截至2019年8月,蜜芽总共融资了6轮,融资金额超过20亿元,估值已经超过11亿美元。创始人刘楠对认知力拥有自己的见解,在与我交流时,她说:“人最难的就是突破自己。之前我的心胸比较狭隘,认为‘我的是我的,最好你的也是我的’,这样是不对的。在突破认知边界时,你只有抱着‘我的是大家的,你的也是大家的’这样的心态,才能把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变成一种赋能式合作,才会有更多的人帮助你突破你的认知边界。”
模型思维
大道至简,最好的东西一定是最简单的。企业要想从0到1甚至从1到N,完成跨越,就需要创业者具有模型思维。包括做其他事情,创业者也一定要快速地拿出一个最简单的解决方案。这样才能力出一孔,利出一孔。
对创业者和企业来说,如何经营、管理,招式固然重要,但内在的思维模式更重要。对创业者来说,只有搭建起模型思维的框架,才有可能突破现实的困境。或许这才是一切的出口。
人际关系网的搭建
让别人觉得你是一个靠谱的人
人际关系的建立基于彼此的信任,你只有不断地被认可,让别人觉得你的人品可靠、判断和思想都是有价值的,才有可能编织出牢不可破的人际关系网。
学会让利
仅仅让人觉得你可信、办事靠谱还不够,为了搭建持久的人际关系网,你还需要学会让利。
第三章 心力:创业即格物,只在心上做
心力是创业者最核心的竞争力
所谓心学,就是内心之学、人心之学。
创业即格物,只在心上做。对创业者来说,你必须拥有足够高水平的认知力,才能保证底层思维系统不出漏洞。与此同时,你还必须确保自己的心力足够强大,这样才能保证整个系统持续地高速运行。最终,认知力决定了你能看到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心力决定了你能否进入那个世界。
心力的最大化体现不是“明知是错,我心无悔”,而是看你是否拥有敢于否定自己的胸怀、断臂自救的快速反应和推倒重来的魄力。具体而言,创业者需要做到以下4点。
1.认知升级,反经验而行
2.放弃沉没成本
3.寻找新的破局点和机会
4.学到的经验延续使用
获取价值链上最有价值的环节
找到“高价值区”
赚高价值区的钱其实赚的是认知力的钱,你的认知力水平有多高,你的眼光、你的判断有多准,你的回报就有多高。
在选择创业者时,梅花创投对创业者的第一项考验就是看他是否具备高水平的认知力。而在这个认知系统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商业认知:作为创业者,你要知道市场机会在哪里,了解市场需求,理解人性,观察市场时机,知道自己处于行业中的什么位置、整个价值链中的什么位置。
当一家企业要靠比拼能力获取利润时,它能赚到的就只能是辛苦钱了。只有在高价值区,你才有可能做“最少”的事,收获最大的回报。当然,做“最少”的事,并不是说创业者无须勤奋,而是创业者首先必须具备战略能力和高水平的认知力,找到这个最有价值的环节。
第四章 致良知:创业的第一步,是找到正确的创业方向
立大志:找到宏大的变革目标
志乃心之所指,一个人的伟大志向,不仅是其内心力量的源泉,同时也是其心力的聚焦和延伸。人生当立志,无志则人难做、事难成。无论历史人物还是我所见过的上千位创业者,凡有所成就者,无不是心有大志并始终如一地坚持之人。
王阳明在12岁时,写了一首名为《蔽月山房》的诗,全文为:“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有人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初看此诗,或许略显粗鄙,但细品之后,你就能体会到阳明先生不凡的眼光和志向。
人世间最好的修行,不是向外追寻,而是向内观照。无论生活还是创业,一个人的成就永远不会超过他的信念和志向的高度。
发善念:有益于用户、行业和社会
说到致良知,就不得不提阳明先生曾经说过的四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按照阳明心学的观点,恶是习气,善是本心。所谓“致良知”,就是要找回本心,发善念去恶习。
创业确实不太容易,失败是常态,成功才是小概率事件。想要坚持走下去,创业者必须拥有持续不断的激情和动力。而这种激情和动力,其实都来自创业者的心力。使命感是激发创业者心力的一种方式。有了使命感,才会有兴奋点。
使命感是创业者的主赛道,伟大的创业者都是带着使命感在布满荆棘的路上拼杀。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使命感属于创业者的价值观范畴,而在价值观这个层面上,喊喊口号很容易,想要真正做到并“此心不动”,却是难上加难。很多创业者都在对外标榜自己的“使命感”,但他们所谓的“使命感”,往往只是挂在墙上或停留在口头上。如何才能让使命感落地,我认为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相信,才能看到
因为看见,所以相信,体现的是普通人的心力水平,也是跟随者的行为模式;因为相信,所以看见,则体现了创造者的心力水平,也是先行者的行为模式。
任何时候,都不忘初心
所有伟大的创业,都是一场“煎熬”。近些年来,中国的很多创业公司成长得很快,但如果想要成长为一家伟大的公司,则需要一定时间的沉淀。在这个过程中,创业公司会遇到很多困难,就像打通关游戏一样,越往后越难突破。
同理心:学会从用户的角度看问题
如果说立大志、发善念和拥有使命感决定了企业最终会走向何处,那么,能否挖掘和解决用户的真实需求则决定了企业能在这条路上走多远。
关注用户需求的变化
第五章 事上练,难上得:心力的成长,来自困难和挑战
心力层面:心力越强大,困难在你的面前就越弱小
创业如打仗,在绝境中,创业者真正拥有的核心武器不是资源,而是战胜困难的心力。心力越强大,困难在你的面前就越弱小;心力越强大,你就越容易得到他人雪中送炭式的援助。
用具体事磨炼,方能精进
所谓“事上练”,是指人应该在具体的事情上磨炼自己,才能站得稳,有所精进。按照阳明先生的观点,心学不是悬空的,只有当它与具体的实践结合在一起时,才是它最好的归宿。如果抛开具体事情和磨难去修行,反而会处处落空,得不到心学的真谛。
回归到创业层面也是如此,创业者必须在做决策、担责任、有输赢的事情上不断地磨炼自己,他的人生和事业才能获得最大的收获。
做决策
创业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做决策,创业者的决策水平体现了他的认知力水平和心力强弱,决定的却是企业的前途和命运。做决策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哪怕你做对了100件事,只要有一件事做错了,就可能前功尽弃。因此,做重大决策往往也最考验创业者的心力,对创业者来说,这也是最好的成长机会。
创业者的本质其实就像一个CPU,运算能力再强,没有足够的数据输入,肯定不会有产出。什么是应该输入的数据信息?当然是有关输赢的信息。没输过,不足以谈创业,虽然你可以通过别人的经验和教训助力自己的成长,但更好的方式一定是从自己做的事情中总结输赢背后的原因。
创业者必须经常进行反思和复盘,从输赢中得到启发并将其运用在日后的实践中。这是一个反复验证的过程,创业者的心力由此得以增强。
面对不可挽回的事情,快速忘记
重新理解“一万小时定律”
修为之外的一切都是零
创业者敢于创新、不怕试错、快速迭代的能力,当然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自愈和成长能力。
第六章 此心不动,随机而动:在动与不动之间达成平衡
“触之不动”,是指无论你用何种利益去引诱对方,用危害去恐吓对方,对方总是无动于衷。
凭什么触之不动就能立下战功?原因很简单,人生在世,归根结底,面对的只有4个字:利害、毁誉。历史上有无数人向这4个字俯首称臣。一旦你对这4个字妥协,这4个字就会牵制你、命令你,你就会陷入被动局面。一旦有人用这4个字对你威逼利诱,你必然会动摇,会被这些东西牵着走。如果被它们左右,就会守不住初心。而对王阳明来说,他此番前去的目的就是平定叛乱,报效国家,这是利民利国之事,他早已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没有人能够以“利害、毁誉”威胁他,所以他能“触之不动”。
对创业者来说,精益创业不是为了节约成本,而是为了追求速度,这个观点很重要。它不仅适用于飞速发展的小公司,也适用于转型中的大公司。具体而言,它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得以应用。
1.用最小的成本试错
这一点在很多创业公司中不仅不太容易做到,还会被认为是在浪费资源,但我认为,这才是真正地将好钢用在刀刃上。企业只有用最小的成本试错,通过市场反馈进行快速迭代升级,打磨出得到市场验证的产品之后,再投入大量的资源配合,才能“大力出奇迹”。
2.以项目为核心,建立扁平化的管理体制
第七章 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在复盘中认知升级
创业者一定要学会复盘,检视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力水平。当然还有一点很关键,那就是失败之后千万不要陷入怀疑和纠结之中。在创业活动中,创业者必须具备强大的心力。我一直都在强调创业者要成为一个“打不死的小强”,错一次没关系,最重要的是要从失败中有所收获、有所成长;然后知行合一,用下一次行动,彻底解决以往认知中存在的问题,真正做到认知升级,从而带动企业发展。
刘老木也是一个善于总结和复盘的人,趣学车取得初步成果后,他说自己做了复盘,其中有一条就是:创业初期,节奏感很重要。他还创造性地总结出一个“三慢一快”的打法。
其中,“一快”是指产品迭代速度要快。迭代是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提高运营效率,是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企业活力的一种体现。
1.发展用户要慢
现在,很多创业者的第一目标就是扩散——最大限度地获取用户。但在刘老木看来,在产品或服务实验阶段,商业模式还未被完全证明,团队的唯一目标是摸索出可行的模式。如果此时盲目地大力发展用户,服务能力却跟不上,那是非常危险的。 同样是这个赛道,有个竞争对手一冲上来就做大额补贴,其实线下服务体系还不完善,突然来了几千个订单,结果只有200人得到服务,结果直接爆单了。爆单以后,口碑和品牌就很难再建立了。
2.股权分配要慢
很多企业创始人还没开始干就急着分股权。对此,刘老木的想法是,作为企业创始人,你要考虑企业的中长期发展目标,你要想明白,自己的公司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是业务驱动、运营驱动、产品驱动还是品牌驱动?不同阶段的核心驱动力是否会变化?如何通过合理的股权分配确保企业获得长期的良性发展?
3.花钱要慢
除了上面两点,刘老木认为还有一点要慢,就是花钱要慢。他讲到,刚开始的时候,每一笔超过2000元的支出,签字时,他的手都要抖一下。有时,员工一碰到问题就说用钱来解决,他听了就头大:都用钱解决了,要人干什么?
循环往复,螺旋上升
积小胜为大胜,稳步上台阶
创业者需要积累小成功,每一个小的成功都会突破他的认知边界。我经常对创业者说,咬着牙成功一次很重要,不然你很容易习惯失败,所以估值不重要、面子不重要,上岸很重要。阶段性的成功很关键,哪怕是以卖掉公司这种形式,也至少要咬着牙成功一次。
我认识的一位创业者说过一段话。他说,有段时间,他的压力特别大,但后来,他就能很好地管理自己了。
他的方法很简单:第一,咬牙坚持;第二,赢一次、成功一次。当你有过一次成功的经历后,你就会放下很多东西。你不再需要向别人证明自己的坚持是否正确,只需要不被外界影响,保持认知力和做决定的水准。
向有成果的人学习,与最强的人碰撞
要想通过知行合一形成一个更大的循环,还有一点很关键,那就是要向有成果的人学习,与最强的人碰撞。
因此,我希望创业者能够具有一种对外求教的心态,和比自己强的人去碰撞,扩展自己的视野。这其实也是快速学习、快速提升认知力的最好的方法。
精进本身,就是认知力和心力的不断升级,即通过输入大量的信息、反复进行思维模式训练、不断尝试自我博弈与挑战,自己的整个认知结构和底层思维系统可以在广度上充分延伸、扩展,在深度上不断钻研,形成一套更高维度的、完整的认知体系,最终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聪明的决策。
第八章 创业心学的三大推论
心力越强大,困难越小
一个人能力所及的范围,就是一个小天地、小乾坤。这个天地里装着我们所有的能量,除了感受得到的那部分能量,还有一部分隐藏的能量,由一个隐形的开关控制着。在我见过的创业者中,有些人将这部分隐藏的能量激活了,而有些人的隐藏能量一直在沉睡。这种隐藏的能量,其实就是心力,而这个隐形的开关,就是困难。
认知力水平不高,你就会落入陷阱、为很多本不必要的事情买单;心力不够强大,你就坚持不下去,遇到困难就想放弃。
同时,通过这个推论,我们还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乘法与指数型增长相关,加法与线性增长相关
认真思考一下这个推论,你会发现,成功率是能力、认知力和心力三者相乘的结果,而不是三者的简单相加。乘法与加法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乘法与指数型增长相关,加法与线性增长相关。
选择的赛道不同,对赛道的认知就会不同
认知力水平是一个相对状态,心力强弱是一个比较恒定的状态。因为心力强大的人,做每一件事都会比别人更容易坚持。而认知力受限于一个人的经历、兴趣爱好等,很可能在不同的行业表现出不同的层次水平、广度和深度。
第九章 创业心学的终极目标
做一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具体包括两层含义:第一,以理想主义为底色,致良知,不忘初心,知行合一;第二,能以现实主义为武器,此心不动,实事求是,难上得,最终做到知行合一。
华为公司的发展越来越有一种走入无人区的态势——无人领航、无既定规则,甚至近身之内无人跟随。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持续发展,只有不断地否定自己。在华为的企业文化中,有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那就是要敢于否定自我。为此,华为公司甚至专门制定了“蓝军战略”。
熟悉军事的人都知道,军事演习常常通过红蓝两方的对抗展开。华为公司的“蓝军战略”即取意于此,“蓝军”存在的意义就是站在竞争对手的角度思考如何打败华为,借此不断验证、否定自己,保证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要不断地调整节奏和行动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