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米说:
有一颗光的种子,种在你里面。 你必须用自己去浇灌它,否则它就会死亡。
你能不能想起五件事,你特别想做的,但却一直没有去做的,就按照自由联想的顺序,把这五件事写出来。这五件事,也许是很小的事,比如你一直想吃一种美食却一直没做;也可能是一件很大的事,比如你想去一趟南极。
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使用外部评价体系的人,对别人的评价特别在乎,甚至会内化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认为自己就是这样的。他们在做事情时,首先考虑的,也是别人怎么看、怎么认为。他们做事情的动力,常是为了博取别人的认可、金钱等,这可以称为“外部动机”。
使用内部评价体系的人,对别人的评价不大在乎,他们做事情的动力,是来自于自己内心,这可以称为“内部动机”。
哺育你的精神胚胎
“精神胚胎”这个概念可以概括成三句话:
每个孩子一出生,就已经有一个精神胚胎,就像是一粒种子。成长,就是这个精神胚胎发育的过程。
植物种子的发育,需要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养料,而精神胚胎的发育,需要的养料是“感觉”。
精神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它会驱动孩子去做各种各样的事,所以孩子的自发选择,有深刻含义。
如果父母强加自己的意志在孩子身上,否定孩子的感觉,就是破坏了孩子的感觉,也破坏了孩子和事物直接建立关系的能力。
真自我和假自我
真自我的人,自我是围绕着自己的感觉而构建;
假自我的人,自我围绕着别人的感觉而构建。
有真自我的人,他会尊重自己的感觉,不会太为难自己; 有假自我的人,则会自动去寻找别人的感觉,并围着别人的感觉转,为别人而活,他们对别人的感觉敏感,却对自己的感觉很不敏感。
温尼科特认为,真假自我,是从婴儿期就开始构建的。当抚养者愿意以婴儿为中心养育时,婴儿就会开始形成真自我;当抚养者要婴儿遵从抚养者的意志时,婴儿就会构建出假自我。
所以说,太懂事的孩子,极可能是假自我;而能折腾的熊孩子,则可能是真自我。
解析数据随感
这周的课程感触最深的大概要属于预告片老师的小调查:你能不能想起五件事,你特别想做的,但却一直没有去做的,就按照自由联想的顺序,把这五件事写出来。
我发现自己想了好一会儿竟然没想全5件事情。这很奇怪啊。难道,我无欲无求了?
来看看专栏一周后留言的统计:
旅行类占21.2%,其中想去西藏的,占15%;
工作类占16.4%,最多的是“辞职,重新开始一份新的工作”,占这一类的49%;
“创业、开店、有自己的工作室”占22%;
体验类也占16.4%,多次被提及的有蹦极、跳伞、爬上顶峰、爬雪山、看星空、日出、极光、潜水等;
提升自我占15.2%,如找一个咨询师、学心理学、断舍离等;
保持良好习惯占13.2%,如坚持健身、有规律作息;
学技能的占9.2%,如游泳、学车、画画;
关于房子的,占8%;
关于恋爱的,占5.6%
仔细研究这份数据,就好像扫描自己全身一般。
特别发自内心的小满意,因为上面提到的大多数事情我竟然已经做过了或者正在做当中。
大多数人喜欢旅行,每个人大概都有一个西藏梦,这点大概是自己做得最满意的地方,这么多面一直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旅行;大多数人提到的体验类,看星空看日出日落,潜水,跳伞…这些我也都体验完了;提升自我,这一年多来是认知早已颠覆了过去那个固步自封的我;保持良好习惯,比如学习做精致的仪式感早餐,阅读…也在保持着;学技能、关于房子、关于恋爱的权重相对较小,不过这几方面自认为完成的也不错了。
那么剩下是权重比较大的“工作类”和“创业、开店、有自己的工作室”。对我来说,这两类说的其实是同一个问题,就是工作,创业、开店只是不同表现而已。
是的,我想到的5件事,脑中浮现出的就是工作(换一份工作,一直想做但未做)。
数据给了我答案。所有这些类别,除去工作,我都对自我算比较满意的状态,不属于我特别想做却一直没有做的,因为这些年,我其实一直在完成这些事情。
但这是一个很大的选择,会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至于一直犹犹豫豫。有时候分析来分析去,感觉是用最理智的层面考虑问题,也许不及一个感觉。这大概就是潜意识和意识,自我2和自我1的力量区别。
喜欢这段话:
人生由几百、几千乃至几万个大大小小的选择构成,等你老了,回顾一生的时候,你发现最亏待的,恰恰是你自己,那你这一生,就白活了。
尊重你的感觉,聆听你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