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报到第一天,你们是怎么过的?又或者,你们打算怎么过?
那就是我的今天,我是准时报到的,因为觉得距离不远不需要大动干戈,到了才发现其实有三分之二的人是提前到的,原来有这么多的南方同学,嗯,很棒棒。
我所坐的高铁是哈尔滨到青岛的,车是8:24开始发车,于是4:40我爸爸就把我屋的灯打开了,(是的,我最后在车站足足等了两个小时)被迫洗漱并吃了一顿饺子——谨遵着上车饺子下车面的伟大定律,值得一说的是,这两天我妈就连米饭都换成了高粱米,说是为了祝我节节高升,管它呢,我妈做什么都对。
行李是前一天收拾好的,大家都叮嘱我看下有没有落下的东西,我仔细地看了一圈又觉得没什么意义,我知道我会在饿了的时候想要是有我妈妈的一碗面就好了,会在疲惫的时候想要是能躺在我家的沙发上就好了,睡不着觉的时候想要是有我从小到大的娃娃就好了,但是我知道我真正想念的不是面不是沙发也不是娃娃,是它们所在的地方。
到达目的地后,发现我的车站并没有学长接站,于是滴滴打车去了学校,看着街上多数的车从给“黑”变成了“吉”,有一点点不习惯。
然后真的感谢好心的学哥学姐帮助我处理了那么多乱七八糟难以想象的事情,事情都很顺利,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总有些若隐若现的失落,可能就是这样吧,家人无数句怼你你都会觉得亲切自然没有关系,但是身在异地,外人的一个眼神可能就让你委屈的想哭。我超级想哭,但是一看到从地图的另一半来的室友都还好开心好乐观,我就不好意思哭出来了。只好心里默默的想:在家里真好。
我的恋乡情节令我自己都有些意外,说起来我也不是第一次住寝室,学校离家呢也不算远,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我初中就是住的寝室,但是由于我与我闺蜜姐妹情深不可分离,就“贿赂”寝室阿姨叫我们住在一起,我与我闺蜜是幼儿园开始玩到大的,家的距离步行不超过五分钟,所以初中三年有她在身边,就像没有离开家一样。高中更是安逸,我又和那个闺蜜一起合租了房子,生活地相当滋润,发现了吗?我从未真正独立,从未真正一个人生活,直到今天。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