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热播的电视剧《虎妈猫爸》里有这样一个片段:
女儿说:“我讨厌妈妈!”
妈妈听了,既愤怒又心痛地说:“你知道这家里谁是真正为你着想的吗?谁真正关心你吗?妈妈为了你,连工作都不要了,每天想着你吃什么、学什么,你就和我讲这样的话,你有没有良心啊?”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也会不自觉地把“都是为了孩子”当成口头禅,忍不住细数自己吃的苦,特别是在我们感到疲惫烦躁,或是孩子“不听话”的时候。
作为父母,很多时候我们的本意是期望孩子能体谅自己的辛苦,变得懂事一点儿,但无形中,却引发了孩子的内疚,这非常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
有三种比较典型的说话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会激发孩子的内疚心理。
第一种是跟孩子诉说自己的辛苦和不易。
比如,儿子说:“爸爸,你怎么老不陪我玩呢?”
爸爸说:“还不是为了你?你以为你报的那些辅导班不用花钱吗?我白天上班累得要死,你还在想着玩?”
爸爸把自己为孩子的付出都像功劳一样说出来,意思很明确:“我为你付出了那么多,你不想着怎么报答我,就只知道玩,还埋怨我老不陪你玩,你就不内疚吗?”
其实这个爸爸的话里存在一些问题:上辅导班大都不是孩子主动提出的,而是父母给报的。孩子多少有些冤枉。但是爸爸却觉自己每天那么辛苦,都是孩子害的。
第二种刺激孩子内疚的说话方式是:明明不是孩子的错,却让孩子以为是他引起的,要孩子负责。
例如,夫妻二人吵架后,有的妈妈会对孩子说:“要不是为了你。我早就和你爸爸离婚了!这其实也是在激发孩子的内疚感。
父母要不要离婚,那是父母的事,如果我们考虑到孩子的因素,决定不离婚,那也是我们的决定,凭什么就觉得是孩子欠我们的呢?
不少父母的心里都觉得:不管孩子要不要我牺牲,反正觉得自己做出了牺牲,孩子就欠我的。
可是,我们把孩子生出来,本来就没有征求孩子的意见,是我们自己的决定。孩子不欠我们任何东西。
我们的义务就是把孩子抚养大。在我们决定生孩子的时候,就相当于已经做出了承诺,所以要为我们后来的那些所谓的牺牲负责的,不是孩子,而是我们自己。
第三种会引起孩子内疚的语言,是直接告诉孩子“你应该感到内疚”。
举个例子,一个孩子考了75分,妈妈对他说:“我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给你做饭,晚上陪你做作业到11点,你就考75分?你对得起妈妈吗?”
显然,这个妈妈是把自己的感受凌驾于孩子的感受之上,试图用内疚来操控孩子。
妈妈满脑子装的都是自己,孩子没考好,妈妈想的是自己的付出,觉得孩子对不起自己,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所以孩子应该内疚。
妈妈没有从孩子的角度考虑,当孩子没考好时,他的感受是什么——他是不是很沮丧、失望、难过,甚至可能也在害怕妈妈的惩罚,这个时候孩子还没来得及感到内疚呢。如果我们经常激发孩子的内疚心理,就会让孩子怀疑自己的价值。
活得战战兢兢,压抑自己的想法,随时想的都是怎样不惹别人讨厌,或者干脆自暴自弃、破罐破摔——
以上就是三种典型的让孩子内疚的言行。
不是说内疚这种情绪不好,绝对不能要。
内疚也是人类的正常情绪,在我们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事情之后就会产生。如果一个人从来不会感到内疚,那肯定道德有问题。
我们今天要说的,不是让孩子不内疚,而是不要人为的强加他的内疚感。
孩子可以产生内疚感,但内疚感要自然产生。这里的关键就是要让孩子有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判断,这样在他做错事之后,自己就能意识到错了,自然也就会感到内疚。
另外,如果孩子做错了事,我们要干涉的是他的行为,而不是他的感受。
比如孩子考试没考好,不要急着责备他,而应该和他一起找原因,这次为什么没考好?帮他下次考得好些。
孩子犯错后,最容易感到害怕和困惑,这时候你逼着孩子内疚,根本没用,还不如帮助他把问题解决了,让他知道犯错之后该怎么办?
做父母的都很辛苦,但是不加思索地责备孩子,会让孩子因为我们的辛苦而感到内疚,不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还会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所以我们平时说话,一定要注意避免这些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