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提起《国风 ·关雎》,首先想到的就是,君子追求淑女的浪漫爱情故事。这样来理解这首诗,也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人们常说“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诗,读的是一种心境,读的是自我感悟,只要有所收获就是读好了诗。
但是如果我们翻开诗经,看到这篇“关关雎鸠”,却想:为什么是这首诗放在国风的开篇呢?孔子这么做的用意是什么呢?这个时候,我们就不能把《关雎》仅仅当做爱情诗来看待了,而应该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社会背景去细细研读,那样我们可能就会有一番新的理解和感悟。
首先,据历史学家估算,武王伐纣建国时,当时周人最多有十万人,而殷商的遗民却有百万之多,而且在燕山南北,还有江汉淮水之间还有许多其他的部族。
《左传》有云: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周人要想得到长治久安,必须安置好这些商人,必须和其他的土著族人搞好关系,还要确保各个部落之间和谐相处,周人该怎么做呢?
周公为了各部落能容和通融,于是规定了新的社会礼法,如分封制,嫡长制等等。其中在婚姻方面,他规定:姬姓“百世不通”,异性之间才能通婚。这使得周人与其他各族形成新的血缘关系,将异族变成有血缘的亲戚关系。
从周初到春秋,几百年时间内,周天子和诸侯之间,就是通过这种婚姻的缔结,变成了一家人。《左传》里讲,周天子见了同姓的诸侯,即称“伯父、叔父”,见了异性的诸侯,就称“伯舅、叔舅”。
现代社会还有着“姑表亲,打断骨头连着筋”的说法,血缘关系在中国人际关系中是非常的重要的。俗话还说“一表三千里”,虽然它现在表达的是亲戚关系开始疏远,但是也从另一面说明,在古代隔的再远,血缘关系仍然是天然的同盟者。
在周朝时期,正是因为这种血缘关系,才使得周朝的分封制度能够维持了几百年,使得周天子的统治得到各大诸侯的支持维护,从而形成了“亲亲,尊尊也”的礼法制度。由此可见,婚姻制度在社会中肩负中重要的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不可轻忽。
在这样的政治思想和礼法制度下,社会中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了一些新的伦理道德理念,和社会风俗。诗经的国风,反映的也是各个地方的风俗习惯。《毛诗序》里就讲:"《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意思是说夫妇为人伦之始,天下一切道德的完善,都必须以夫妇之德为基础。
《礼记》也讲:“天地合而后万物兴焉。夫昏礼,万世之始也。取于异姓,所以附远厚别也。”婚礼是万世之开端,有了婚礼,夫妻结合,才会有结了两姓血缘的下一代,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他能使远的、异的都变成亲近的关系。
像这样重视男女婚姻的观念,在《左传》、《礼记》、《周易》里还有很多。比如,《易经 序卦》中就讲到:“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
因此孔子把这首关雎放在了国风的首篇,因为它讲的是周朝的婚姻制度,讲的是社会礼法制度,后来更是延伸了更多的儒学意义。我们读诗经时,应该要懂得它和我们现代意义上的诗是不同的,它不仅仅是一部诗歌总集,还是一部儒家经典,是带有政治教化以及更多的社会价值功用的。
当然,我们还可以从《关雎》的歌词本意,以及周朝乐礼的形式上,说一说这首诗歌是如何反映周朝婚姻制度的。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