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天津市宝坻区葫芦庐小镇很是火了一把,来自全国20余个省市的上千名选手聚在这里,参加了由天津市文联,天津市旅游局,宝坻区旅游委主办的首届葫芦文化旅游节。来自同煤集团的王祥,带来了自己创作的烙画葫芦作品,说实在话,搞了几年的葫芦烙画创作,他还是头一次参加如此专业如此规模的大型赛事。首届葫芦文化旅游节不仅有“让葫芦融入生活” 第四届”中国葫芦大赛,还有葫芦庐小镇摄影大赛、葫芦美食大比拼、葫芦随手拍大赛、葫芦文化主题研讨会、葫芦主题书画展、“我和葫芦的故事”有奖征文等,内容丰富多彩,令人目不暇接。
几天下来,王祥先生收获满满,他创作的取材于云冈石窟的佛像作品获得了葫芦大赛烙画组铜奖,这个奖项代表了中国葫芦制作技艺的最高奖。其实,对他来说,收获更大的是这届葫芦文化旅游节让他大开眼界,一个普通的葫芦大有学问,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看来当初自己的艺术选择没错。
王祥自幼就酷爱画画,在初中时就是班里的宣传骨干,办专栏、写黑板报有模有样,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好评,也显示了他的美术天赋。当然,这也让毕业于山西大学,在老师和学生心目中威望颇高的王振洋老师的刮目相看,王老师竟然点名要教他画画。当时在学校,王振洋教的是俄语兼绘画,白天课程安排的很紧,于是安排王祥跟他晚间学画画。王祥的家离学校比较远,王老师便叫他和自己住一个宿舍,每天都要教到很晚,就这样转眼三年过去,成就了王祥的绘画功底。至今,王祥仍念念不忘自己人生成长路上遇到的那位恩师,不但为他打下了牢固的美术基础,也让他后来走向社会受益匪浅。
王祥刚参加工作时还是大同矿务局雁崖矿的普通矿工,由于喜爱美术和在工作中表现出的爱好和特长,得到了矿领导和同事的赏识,先是从井下调到了矿工会,专门从事展览宣传工作,后又借调到局工会,局展览馆,再后来又成为大同煤矿展览馆馆长。王祥在工作中扎实肯干,为人办事诚实淳朴,无论走到哪里,他的艺术才华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为此他总是怀揣感恩之心,感谢他的启蒙老师、感谢提携他的领导,感谢单位为他提供的舞台。
前些年他从岗位上退了下来,不忘初心,重操旧业,在小小葫芦上做起了文章,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发扬光大祖国的传统文化,让煤矿人了解葫芦,走进妙趣横生的葫芦世界,体味葫芦文化的无穷魅力。
葫芦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诗经》中有九篇写到葫芦(匏、瓠、壶,皆指葫芦)。唐代大诗人杜甫的《除架》诗曰:束薪已零落,瓠叶转萧疏。幸结百花了,宁辞青蔓除。秋虫声不去,暮雀意何如。寒事今牢落,人生亦有出。宋代“中兴四大诗人”之一的杨万里诗作《瓠》,把葫芦写的很有生趣:笑杀桑根甘瓠苗,乱他桑叶上他条。向人便逞庾藏巧,却到桑梢挂一瓢。现代国画大师齐白石,创作了多幅有关葫芦的画。他八十岁时作过一幅《葫芦》,并在画上题诗,表现了他对艺术的不懈追求。诗曰:点灯照壁再三看,岁岁无奇汗满颜。几欲变更终缩手,舍真作怪此生难。
在民间,葫芦的“蔓”与万谐音,又因葫芦里葫芦籽众多,于是成了子孙万代繁茂吉祥“护禄”“福禄”的象征,人们认为它可以祈求幸福,保佑平安,兴家旺业,避邪镇宅的法宝。但它确确实实是中华民族最原始的吉祥物之一,无怪乎几千年来,人们都那么的喜欢它又那么的想拥有它
烙画葫芦是我国民俗文化的重要遗产,也是中国文化中最具穷富同好、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化。它不但要求烙画师具有良好的画功,而且烙画需耗用较长时间,是典型的“体力型艺术创作”工作。
王祥先生以烙画葫芦为发力点,寄托着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艺木的追求,每一款作品的创作中,在把握火候、力度的同时,注重“意在笔先、落笔成形” ,展示了他的原创能力。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每一件作品都凝聚了自己的思考,都表现出对自然、对人生、对社会的感悟。也体现了一个老文化工作者的割舍不断的文化情怀和自觉的文化担当。
在表现嫦娥奔月题材的作品中,王祥先生精雕细琢嫦娥和玉兔于广寒宫中凄美的境地,尤其嫦娥的面部特征颇具“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的神韵。
在主题为“马到成功”的烙画中,两匹马饱满遒劲,肌肉线条匀称优美,一匹高昂头颅嘶鸣,一匹扬蹄奋起直追,动作敏捷潇洒,传递出昂扬向上的力量。
表现大漠苍鹰,眼神犀利,荒漠或崖壁上的猎物,早己在它的视线之中,锋利的尖喙己在树干上磨蹭的凶光闪闪,身上那层厚重的羽毛披挂随时都会张开,此刻,用虎视眈眈来形容这只雄鹰也不为过……
他的这些烙画作品,不仅运用了中国画的勾、勒、点、染、擦、白描等手法,还熨出了丰富的层次与色调,具有较强的立体感。在他的作品中,既保留了传统绘画的民族风格,又有凸显了一种西洋画严谨的写实效果。
九月的煤都大同,秋高气爽、蓝天白云。跟着王祥走进他的葫芦种植园,我们立刻被眼前垂挂于瓜蔓上的大大小小的葫芦吸引住了。王祥说,葫芦是一个美妙而神奇的东西,在世界的许多国家,葫芦文化非常盛行,而且融入到了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如美国和东南亚的许多国家都普遍用于碗,勺,筐,乐器和各种艺术装饰品制作上。他说,在大同地区乃至矿区对葫芦艺术还比较陌生,在葫芦上做文章,发掘它的文化内涵,为的是让更多的人了解它。对我来说一方面退休后发挥余热,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在不断的艺术创作中充实退休生活;另一方面,通过自己的探索和钻研,在传承祖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尽微薄之力,继续为社会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