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导致了城乡教育差距?
经济水平。
在2020年,很多农村的教育水平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西部的乡村,孩子们仍然过着艰苦的生活,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每天走几十里山路上下学,每天自己带饭,而饭只是粗面饽饽等等。而在城市中上学的孩子们,每天在学校接受各方面的培训,有屋遮阳,有屋遮风挡雨,每天还有父母接送。
经济水平直接造就了资源上的分配不对等。
硬件分配不均。我国对教育投入的资金,只有GDP的百分之四,而世界各国的平均水平在百分之五点一。所以,在经费不充足的情况下,当然首选投入城市教育。最直接的结果,我国教育经费在东部所投入的基础经费是西部的一至二倍。
近几年,国家大力扶持乡村教育,努力改善偏远山村、西部乡村等教育水平,大量建设学校、宿舍,制备教学基础设施等硬件设施。而且,通过媒体曝光他们的学习、生活环境,让更多的国人了解到他们的困境,纷纷伸出援手,献出爱心。目前来看,西部乡村的学生的学习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软件分配不均。由于教育经费分配不均、教学环境非常差、生活环境犹如变形记,导致了师资力量分配不均。在2006年,全国小学的学历在专科以上的教师,农村只占47.5%。而初中教师中学历在本科以上的教师,农村占24%。两项指标都低于城市高达30个百分点。这样的情况,导致了城市中聘用教师是优中选优,在农村中聘用教师则是有总比没有好得多。
由于师资力量的不平等,城市教师往往到了下岗年龄便可以轻松下岗,立刻会有年轻一辈顶替上来。而在乡村,往往出现教师高龄化的现象,没有年轻人愿意吃苦,很少有教师愿意来偏远的艰苦乡村来献爱心,所以一旦乡村老教师下岗,便可能会出现没有老师的情况。在乡村的教师下岗,要么是自己干不动了,要么就是看到了年轻一辈来接班欣然而去。
教育资源的不平等,直接导致了学生的学历高低不齐,进而影响了城乡人口学历水平不对等,城乡家庭教育水平不平等。
城乡人口学历,低学历的人往往集中在农村,高学历的人当然愿意去城市发展,这都无可厚非。但是,在城市,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的人数,分别是乡村的3.5倍、16.5倍、55.5倍、281.55倍、323倍!和一个研究生学历的人聊天与一个憨厚的庄稼人聊天,所能聊的内容、知识面完全是天差地别的。高学历与低学历的人分别组建的两个家庭,完全是不一样的。一个家庭,每天都在教给你国学道理、做人道理、科学小知识等等;另一个家庭,每天都在教你好好做个人吧别打架,什么时候种什么庄稼。结果显而易见,两个家庭的孩子的命运,就此愈走愈远。
支持乡村教育,关注西部儿童,希望中国早日完成西部教育的建设,为西部儿童建立一个舒适的避风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