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我去大哥家一趟。”我午憩一会儿起床,与身边的老头子打招呼。
我和我家大哥同在一个居民小区,楼与楼相对。大哥这几天身体不舒服,我想去陪陪他和嫂子。(我兄妹六人,他排行老大,我老二,相差六岁。)
一进大哥家,呦!大哥的两儿子都在,虽然侄子都与我是邻居,都挨着他爸(大哥)居住,但侄子们工作忙,很少见面,尤其二侄。
二侄家有一对双胞胎男孩,今年上初二,长得英俊帅气,一米七几的个儿头,快跟爸爸齐头了。这半年学习一定紧张,不然俩小重侄子一直未见面。
絮叨一会儿,我出于曾是教育工作者或长辈的关系,问寻起俩小重侄儿的学习情况。随即,二侄便将二宝(双胞胎中的老二)的一则日记发到我的微信里。
不言而语:看看日记,就知道孩儿们的学习状态。我打开日记一句句细看起来。
节日风波
明天是元旦,正是一个欢乐的时刻,感觉2017是那么短暂,好像眨眼间“吱溜”一下从指间缝滑走了。2018年不知不觉已经进入了我们的生活。
放学回到家,已是晚上时分,“好困!” 我们一家人以“葛优躺”的姿势,卧在沙发里看“罗振宇(得到app创始人)的跨年晚会”。里面关于“创业”“金融”“股市”“商业”的内容,是爸爸最喜欢看的。我呀,一点儿也对这不感兴趣,只好无聊地看起了手机电影。哥哥呢?他被老爸强迫着看里面的內容。也许,被强迫这东西就是不情愿被动的缘故吧,哇!你看,哥早已口水横流,睡得一蹋糊塗。我,入迷手机电影浑然不觉。
“铃、铃……”门铃声突然响起,“恶魔”归巢——妈妈回来了!我“嗷嗷……”地尖叫了一声,“噌”地从沙发上猛得跳了起来,以最快的速度把手机里的记录一一删除掉,然后将手机往边上一扔,装作若无其事淡定的样子准备去开门。
老爸呢?先是迅速把电视关掉,然后匆匆走进厨房作出洗菜的架势。我赶紧把还在睡觉的哥叫起来,“快去!写作业。” App,电脑、手机……原封不动归于原位。我俩规规矩矩钻进各自房间,开始了作业。唉!我们将躲过一场“苦难之灾”——老妈的训斥。
“爸,今天我妈不是上夜班,有手术吗?怎么半路杀回来?”我愤怒地听着楼梯上的脚步声,细声细语悄悄问厨房里的老爸,“是呀!她亲口告我的,今晚有手术的……” 老爸也觉得奇巧。我爷俩大气不敢出,静等房门敲响。
“咚咚,咚咚”,老爸颤微微地去开门,随即门打开了,从半掩的门缝传进一句:“收一下电费。”……
唉呦!虚惊一场。
读着,读着,我陷入沉思。
元旦期间,孩儿们休假三天,唉!紧张了一周,该“葛优躺”一下,却传来门铃声,接着是提心吊胆的脚步声。
想看喜欢的电视,却又被“强迫”……只得“睡得一蹋糊涂”。
“我也只好看手机电影”。
门铃响起,“恶魔归巢”,我“尖叫”,“噌地猛跳起”,“一一删掉”,“往边上一扔”……一系列动作描写,说明孩子在家长紧张下的紧张与恐惧。
“我俩钻进各自房间”,老爸“先迅速关掉电视,然后匆匆……去洗菜”以及“我爷俩”的对话,生动、、形象地刻划出夫妻间、父毌与孩儿间,因家庭教育的相互制约与监督。
“大气不敢出……”“颤微微地去开门”……这些细节,同样细腻入微地描写出年轻夫妇在教育孩子上的重重压力……以及工作压力下的相互尊重,互相体谅……
唉!“收一下水费。”
一块石头落地,虚惊一场
苦啊!上班工作的夫妇。繁重的工作,孩子的家庭教育……何等压力!
更苦的是上学的孩儿——沉重的学业负担,繁重、超负荷的家庭作业……
家长们,年轻的夫妇,给自己适当的减减压!也给孩儿们稍松松绑吧!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快乐些,轻松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