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和亲爱的伙伴们一同邀约,有幸聆听了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余胜泉教授主讲的网络课程《互联网时代的认知与学习》,于教授的讲解深入浅出,让我收获满满,青椒的春风唤醒了沉睡的我,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成长的快乐,也有了几分慌乱和强烈的紧迫感!
人机结合
人机结合使人变得更加聪明,更加智慧,可以处理人的认知能力以外超极限的问题。以记忆电话号码为例,余教授讲到到,自己的手机存储了4000多个电话号码,但如果以自己的智商,记忆100个电话号码都很难,这就是人机结合的最大益处,有了人机结合,不用说是4000个,就是40000个乃至更多,都不成问题。
互联网延伸了人的大脑
对于我们的学生而言,互联网可以使孩子们看到以前看不到的东西,听到以前听不到的东西,处理以前处理不了的海量信息,所以说复杂社会的生存呼唤人机结合的教育。
通过手机大数据的分析可以洞察隐藏的关系,本质的规律。以人处在台风中为例,如果你在台风中,感觉只是风沙漫天,一片迷蒙,但如果你在一万米的高空去看台风,你会收集到更多更广的信息,这就是所处的位置不一样,结果也截然不同。
媒体是人体的延伸,使得我们变成内脑和外脑合一的人,使人变得更聪明,更智慧。在金庸的小说里古代的高级剑客是人剑合一的境界,而是下的学生面临的是“人机合一”的趋势。
技术不是一种技能,而是一种素养
思维方式的不同,差异很大,结果也不同。于教授讲到,自己的父母来北京,觉得北京很大,只要一出门就必须去查地图,而自己只要一打开导航就可以了,从这件事可以看出,不是人的技能的差异,而是思维方式的不同。
信息时代客体主体化
未来50年,随着信息技术从专业经营的工具,转换为普通大众的日常工具,我们会更多的看到客体主体化,人的思维与行为在被技术所改造,买菜的老大妈为了买到更便宜的菜,查到批发价,以此来砍价,从而买到更加便宜的菜,卖菜的老大妈都能利用手机买菜,这给我们太多的启发,无形中也多了几分压力和紧迫感,我们再也不能无动于衷了!
对技术可能的负面影响恐惧
对沉迷游戏、聊天、黄色等不良信息进入陌生交际圈,所以隔离不是办法,也不可能,你防得了家里,防得住学校吗?你防得了手机,你防得了网吧吗?关键是要找到正确的替代品,让学生有成就感。越是电脑会有负面影响,我们就越是要正确的引导、疏通孩子去正确的使用电脑。对于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关键是我们家长和老师对网络负面影响的恐惧,关键在于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所以,我们不要固步自封,我们要用心倾听信息时代变化与变革的声音,跟得上时代的潮流。
尤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非生异也,善假于物也。借助骑马的人,不一定是跑的快的人,却可以行千里路;借助小船的人,不一定是会游泳的人,去可以横渡江河。君子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是擅长借助身边的事物啊。尤其是我们这些身处偏僻的乡村教师,不能接触更多的新生事物,更应该学会借力,只有这样才不会被社会淘汰,才能够走的更高更远!
认知方式的变化,必将带来学习方式的转型。著名教育家杜伟有句名言:今天的教育和老师不生活在未来,未来的学生将生活在过去。
事实证明孩子们更喜欢主动探究的学习,不喜欢讲授式的传统教育。技术无处不在,学习也无处不在,我们要转变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传统的教学是孩子的学习变得枯燥乏味,孩子的能力不能很好的得到可持续发展。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培养是基础教育中永恒的主题。
未来的学习是个性化的。未来的学习因人而异,精准学习
未来的学习是虚实交融的
打排球时采用战略战术,就是个鲜活的例子。另外园艺专业的花卉栽培,采用配有二维码的方法,让孩子清晰的选择什么样的花适合什么样的土栽培,什么样的花盆适合栽培什么样的花,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虚实结合的例子。
未来的学习是社会化的,跨越组织边界的,未来学习也是协助的,协同的
未来学习是连接性的
以知识为中心,构建社会认知网络,连接就是学习,无论是孩子还是老师,我们的学习不仅仅来自内部,还有来自外部的学习,“双师”是对未来学习是连接性的最好诠释。
余教授讲到,并不是最聪明的最有智慧的人才能适应社会,而是最善于学习的人才能适应社会
未来社会学生带上电脑,人人将是事实。教师作为知识垄断者的模式将被彻底打破,通过不断地学习,未来社会教育学的关系将会成为挑战性的学习,老师知道的,我们的孩子通过查阅资料可以知道,甚至老师不知道的学生可能也会知道,我深深的认识到,现在急需要改变的不是学生,而是我们老师,老师的思想不改变,怎么改变学生?教师不与时俱进,不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怎么去很好的教育未来的学生?我们老师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只有这样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教师将成为学生的引导者,教育者、帮助者、知心朋友。合作对教师的工作将会越来越重要,教师的工作将由个体化走向协作化,教师要学会适应大数据时代的人才培养方式。当然技术不可能取代老式,但是善于使用技术的老师一定会取代不使用技术的老师。
余教授讲:教师要像过去使用纸和笔那样,熟练地使用手机,熟练地使用平板,熟练地使用计算机。
未来的教育是人工、智能共存的教育时代。短短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学习的人数从一开始的6000人,到后来的9627人,再到后来的1.02万人,这一数据充分说明教师队伍对互联网学习的认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奇迹已经出现,我们坚信未来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