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要完成这篇文章,本周要看完这本书,本月要学会某项技能……
以上是我经常会对自己说的话,很可惜的是,几乎百分之九十五的事情我都没有完成,朋友笑称我这已经是拖延症晚期,无药可治了。
拖延症从字面上的意思来说是拖延完成某件事情的时间,可在我看来,“懒”才是拖延症的本质所在。
在我没有完成那些目标时,很多时候我的第一反应并不是责怪或者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相反的,我的第一反应是为自己开脱,告诉自己“没关系,明天,从明天开始我一定可以做到。”
结果可想而知,就这样一天一天又过去了,直至事到临头,我才会匆匆的开始着手做这件事。但这并不是说我认为这件事不重要,而是就现在而言,我整个人的状态就是这样浑浑噩噩,当然某些个别有重大意义的事情除外。
据观察身边朋友及一些网络平台的统计情况能够得出,有相当一部分的年轻人都正在经历或者经历过这样一段时间。
那要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
很简单,当由于我们的懒惰、拖延将这些事情造成了无可估计或者重大损失时,我们便会突然醒悟。
如果你很幸运,现在还没有造成这种严重后果,就学着自己去创造一个严重后果,让自己感受到这些本身是可以避免的,它现在的发生都是自己的原因。
你有一天将遭遇的灾祸是你某一段时间疏懒的报应。
这是拿破仑曾说过的一句话。正是因为经历过这种疏懒报应的来势汹汹,才能现在每当读到这句话就有些不一样的感觉。
与拖延症相反的状态是在设定的时间内,完成想要完成的事,然后心无杂念、轻轻松松的去享受空闲的时光。
许多已经战胜拖延症的朋友都说,只要我们体会过一次这种感觉,便会不由自主的爱上这种状态,从而不再拖延。
拖延不过是为自己的逃避现实、远离工作找一个借口罢了,我们以为只要向后放一放,事情就不会那么棘手,文案就不会那么难写,想要用时间去换些许的轻松。
但结果往往不如人意,换来的不会是轻松,而是内心的时刻挂念与不安。
我曾经很爱拖延症,爱它给予我那片刻的休息。
我曾经也很恨拖延症,恨它让我没有完成那些我本可以做到的事。
但如今,我只愿我能彻彻底底的扔下拖延症,然后大步向前,永不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