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妈妈忙成这样,都是因为你这个不听话的小孩!”
2.“我为什么生气?因为老公不靠谱啊!”
3.“真倒霉,遇到这样的员工!”
4.“如果男朋友体贴一些,我也不会变成现在这样了。”
是不是耳熟,是不是也有遇到以上类似的问题,是不是认为是对方让我们生气,造成我们痛苦的。
《做自己人生的CEO》作者崔璀。先看3个案例。
案例1:
作者在刚入职场的时候,一次他要在所有同事面前阐述一个准备了很久的方案。刚说到一半,老板就打断了:“你这个方案考虑不周全,好多地方都不靠谱。”
这句话让他当场蒙住,不知所措,并且瞬间冒出一大堆的心理活动:“老板是生气了吧?他是不是后悔招我进来了?同事们会不会觉得我很笨?会不会觉得我拖了他们的后腿?”
接着,作者他额头冒汗、结结巴巴地说:“其实……我的意思是……”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于是老板更没有耐心听下去了,起身离开,同事们也陆续离场。
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是不是也非常内疚,是不是觉得是自己没做好让老板生气了。
案例2:
小A因为年龄不小了,还没对象没结婚,爸妈因为她没结婚,又愤怒又伤心,每次他们都要为这个事情吵架。
她不可能因为父母的催促就随便结婚生子,但是他们不厌其烦地催,让人很烦躁。
你是不是也会有内疚感,父母为了你的幸福而发愁,甚至吵架,有没有觉得对不起他们,让他们失望了。
案例3:
作者的一个朋友是大学老师,有段时间他特别纠结,跟作者聊天说:“我觉得自己‘口孽深重’。
临近毕业季,好多学生找我聊职业规划,你说,万一一个学生本身不适合创业,听了我的一些建议,真跑去创业了,这可怎么办?我最近都有些不知道怎么表达观点了,压力太大。”
他有很大的压力,把别人的成功或失败责任抗到自己身上来。
不要把别人的困扰揽到自己身上 我不必为他人的困扰负责
我们感受到了别人的不满,内心产生了负疚感:“一切都是因为我”,是我导致他不高兴,都是我不好。我们的精力全部用在否定自我上。
那我们怎么摆脱这种被动的局面呢?这个时候就要用到管理学上的“分工”这个概念了:我不必为他人的困扰负责。
老板是不是生气,老板是不是对我不满,那是老板的困扰,我不应该为此负责。我把老板的困扰加在自己身上,就是我搞错了分工。
父母催婚,对女儿发愁,失望,这是他们的情绪,我们要做的不是自责,内疚,而是要帮助他们处理和面对他们的情绪。
确认是谁的困扰
如何从自我否定的思维模式中解脱出来呢?作者分享给大家的方法是:主语转换。也就是说,在描述他人困扰的时候,永远让他人成为句子的主语。
比如,当遇到老板或者客户不满发飙时,把“老板生气都是因为我没讲清楚,表达能力不好”,转化为“老板很着急,因为他没办法接受一个不完美的方案”——在这个想法之下,你的发力点便非常清楚了,不是自责内疚,自我否定,而是优化方案。
在催婚的例子中,可以这样转化思维:把“我不结婚,这让妈妈很伤心”转化为“妈妈很伤心,因为她还没有想通我不结婚的事”。把主语变成妈妈之后,会发现,这是她的困扰,你不应该将她的困扰强加到自己身上。
在大学老师的例子中,他其实可以这样转化思维:把“我给了他建议,导致他失败了”转化为“他认同了我的建议,他失败了”。
不要把自己的困扰推给别人
还记得文章开篇4个抱怨别人的例子吗?抱怨能很好的解决问题吗?痛苦真的都是对方造成的吗?
案例4:
作者公司有一个合作项目进展得不太顺利,复盘的时候,有个员工说:“我为什么没做到?是因为乙方不靠谱啊。”请注意,他的潜台词是:“也许我也有问题,但最终的责任是乙方的。”
当他说这句话时,他还会再积极行动吗?不会。因为在他心里,责任都是对方的,自己是被动的,那么他无论如何都很难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
作者作为领导找他谈话。问他:“在这件事情上,你会受到影响吗?”他说:“我也很不开心啊,我的绩效泡汤了,我在团队当中的信用也受到了影响。”
你看他是有困扰的,“他困扰”,那这就是他要负责的事。那么怎么引导他使用“分工”的方法,激发出他自己的主动性呢?
转化主语,把“因为乙方不靠谱”变成“因为我拿乙方没办法,我需要找到更好的方法跟乙方合作”。
能将思维转化到这一步,至少在主动性上有所转移,是自己要为此负责。
人和人最根本的差别,是认知的差别。——不刻意纠正一个人的行为,而是专注影响他的认知。当一个人能够准确分工,意识到自己应负的责任,那他就会主动行动起来。那个时候,再与他讲工作方法,就会事半功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