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认真真的备课之后,我似乎才明白习课堂让学生反复读的意义。
刚刚开始践行习课堂时,我们收到了很多不同的声音,大家觉得课堂上就这样让学生反复读,就能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是否太过天方夜谭。
一开始我们也是抱着怀疑的心态去尝试,毕竟学生是“活”的,不去试试,怎么知道我们的学生不行。
令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古诗内容教学,传统的教学古诗的方法,是由老师带着学生进行赏析,逐字逐句的翻译,进而知诗意、悟诗情。方法刻板不说,一节课下来,学生阅读古诗的遍数屈指可数,老师讲得栩栩如生,学生听得睡眼迷离。
习课堂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把课堂还给学生,一节课学习一首古诗,通过反复阅读古诗,读背注释,进而让学生自己理解诗意、感悟诗情,看似老师什么都没有做,实则老师在观察,在激励,那些偶尔发呆、时常走神的同学。一节课结束,大部分同学已能流利背诵古诗,虽然不能逐字逐句翻译,但重点字词,诗的大意,他们也能说个七七八八。
这难道不就是我们追求的高效课堂吗?
自从实行习课堂之后,学生的阅读速度大有提高,阅读能力也有所提升,这都得力于课堂上的反复读。包括我自己,在以前,备完课,我不一定能把每一个要求要背诵的内容,都背下来。但现在,只要是要求学生背诵的内容,在课前我都会计时背诵,看看我需要多久,这样我才能去衡量,学生上课时背诵需要多长时间。
预习课文至少读三遍,生字组词,这是我对学生预习时的要求,而我在备课时,则需把自己也当成学生,一样读书,一样做题,一样为某一个空而苦恼……
曾经在管老师的书中看到这样一句话:教书就是要把自己也教成一个孩子。我现在才明白这句话的真正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