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悦读书,每天相伴
亲爱的朋友们早上好,我是馨悦,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话题是接纳并帮助孩子处理情绪。在很多的家庭中,当孩子在外面遇到了不开心的事情,比如考试成绩差了,跟好朋友闹翻了,在学校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等他们带着满腹的委屈、悲伤、愤怒回家的时候,往往得到的不是理解和安慰,而是父母的否定和斥责,你真令人生气,数学又没及格,哭丧着脸干什么?爸爸妈妈每天辛苦工作,让你吃好喝好,你还有什么不开心的,老师批评一句也没什么,干嘛摔东西。
父母之所以有这样的反应,是因为不懂得尊重孩子的情绪,不明白孩子的情绪,只有被接纳之后才能去处理,父母的直接否定,只能给孩子不好的情绪火上浇油。在一些有关客户服务的课程当中,培训师总是会告诉学员,如果有怒气冲冲的客户走进来指责公司产品有问题或者服务态度不佳的时候,作为客服人员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辩解,
而是先请客人坐下倒一杯水,并向客户表示我理解您的感受,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做呢?这是因为只有重视客户的情绪,先接纳他的情绪,让他的情绪在一种舒服的感觉中释放出来,感受到被理解和被回应,他的情绪才会慢慢平复,等到情绪平复了,才有可能冷静的去处理问题。那么作为父母面对有情绪的孩子,处理的方法也应该是类似的,海姆吉【吉诺特博士在他所著的畅销书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中写道,孩子的感受必须认真对待,即使情况本身并不严重,父母应该回应它们的感受,让它们知道父母了解它,懂得它的感受。当孩子感到被理解的时候,他们的孤独和伤痛就会减少。对孩子受伤的感情来说,父母的同情是情感上的急救药。当我们诚恳的承认孩子的困境,说出他们内心的失望的时候,孩子常常会获得面对现实的力量,
不过与面对客户不一样的地方是孩子往往不能像客户一样清晰地描述自己的感受,越小的孩子越是不能清晰地描述自己的感受,从而导致父母根本不知道孩子真正的感受是什么,也就不知道如何去jiyu给予回应,那么我们就需要学会从孩子的言语行为和态度中去发现孩子的真正感受。
我有一个朋友的女儿从上幼儿园以来一直都是个很有人缘的孩子,也挺开心快乐的,但上到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开始经常发脾气,而且脾气很大,经常在家里说跟这个同学吵架了,跟那个同学吵架了,妈妈提醒它几句,它还伤心地说要去月球上生活,不想在这个世界上呆了,甚至有两三次它还被同学家长找上门来说它动手打人。我的朋友很奇怪,为什么孩子会这样呢,要知道孩子的年龄比同学们小,个子也比较矮小,性格一直也很温和大度,自己还一度很担心孩子在学校被人欺负,现在怎么会动不动就先动手打人呢?问老师,老师说没发现什么问题。后来他想孩子有这样的言行,后面肯定有一些不为人知的感受,于是就跟孩子谈心,问他为什么这么伤心愤怒,同学们究竟做了什么,他究竟是因为什么而委屈?女儿一开头说不清楚,最后情绪崩溃的冒了一句,他们总是排斥我,我的朋友问是你没有主动跟他们一起玩游戏吗?是你的知识不如它们,所以一起说话被它们嘲笑了吗?还是你经常欺负同学或者不帮助同学,所以不受欢迎呢?孩子一一进行了否定,然后又冒出一句,
他们总觉得我很弱小,不听我说的,他们说的什么游戏啊什么的我根本就不懂。后来我的朋友有意识的常去学校里观察孩子和同学们在一起的情形,这才体会到孩子的自我弱小感从哪里来,班上同学的个子绝大多数都比女儿高大很多,一则因为孩子的年龄是班上最小的,二则因为自己本身就比较矮小,孩子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一直偏矮小,而心智上似乎也不如别的同学成熟,非常单纯,所以同学们总是觉得它很小很幼稚,而他却为了证明自己不是弱小幼稚的,就总是试图让别人听自己的安排,事实上又控制不了,所以就会起冲突。一旦起冲突,自己的语言表达又没有同学那么强,所以心里特别委屈,愤怒。在这种情绪之下,孩子就会动手打人了。后来我的朋友就引导孩子认识什么是弱小,用很多伟人的故事来引导孩子认识个子矮不代表弱小,并教他学会清晰的去表达自己的感受,认识到不能控制别人的道理。为了增加孩子与同学的共同语言,他特意允许孩子适当看看电视,玩玩游戏,慢慢的孩子跟同学之间的冲突就变少了。海姆吉-吉诺特博士说孩子的信息里经常有需要解读的密码,他们的问题往往隐藏着担心、烦恼、愤怒、失望或者伤心,要善于从它们的提问中发现它们真实的担心,重视它们的感受,安抚它们的担心。博士指出要达到安抚孩子感受和情绪的效果,父母应该把孩子的感受在向他说出来,因为越小的孩子越需要这样做,
比如说你可以这样去帮助孩子说出他的感受,我知道你失去心爱的玩具熊很伤心,很希望能找回来是吗?
我明白你之前已经做出了很多努力,可是你的成绩依然不理想,你很烦恼是吗?当你要消除孩子的怒气时,也只需要简单地承认孩子的情绪和抱怨,而不是去要求孩子放弃忿怒,比如放弃担心放弃失望等。吉诺特博士说大多数父母试图说服孩子,想让他们知道,他们的抱怨很不公平,想让他们知道他们的想法是错误的,可是父母们往往意识不到这种做法,根本没有用,这样做只会导致更加的气愤和争论。
所以我们常常说你可以否定孩子的行为,但不能否定孩子的情绪,处理问题之前先处理情绪,家长要教导孩子学会跟自己的负面情绪相处,接纳自己的情绪,说出自己的感受,并选择一些正面的方式去转移情绪,比如唱唱歌、打打球去运动,而不是吼叫摔东西。
举个例子,怎样说话才能帮助孩子处理情绪呢,我是用八句话帮助孩子处理情绪的,学了nlp应用心理学之后,我慢慢的学会通过问话的方式解决孩子的情绪问题,比如说宝贝发生什么事情了,先接纳孩子的情绪,也就是说情绪与动机都不会错,孩子的情绪背后一定有他的潜在想法,如果不让孩子从他的角度说说事情的经过,我们很可能就会冤枉孩子,况且让孩子又有机会说话,即使真的是孩子的错,他也会因为有机会为自己辩解而比较甘心认错。也就是说我可以接受你的动机和情绪,但我不能接受你的行为,也就是情绪与动机总不会错,只是行为没有效果而已。宝贝儿,你的感觉如何,事情经过是客观事实,当事人心里受到的冲击纯然是主观的感受,无所谓是非对错。很多时候我们只要引导孩子,把他自己的感受说出来就好,一旦说出来哭一哭骂一骂m,心情就会好多了。科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情绪强烈的时候,外在刺激不容易被脑部吸收,也就是说,一个人有情绪的时候,无论对他说什么都听不进去,总要等他的心情平静下来,才可能静静的思考。
所以我会选择为孩子的情绪找个出口,让它哭完后安静下来才问他,孩子你现在的感觉如何?引导孩子清理自己的需求,诱导孩子说出自己的诉求。这个时候不管孩子说出什么惊人之语,我都冷静的去对待孩子,然后接着问你想要怎样呢?那你觉得有些什么办法呢?引导孩子进入思考,也就是说凡事至少有三个以上的解决方法,在这个阶段可以跟孩子一起做一些动脑筋的游戏,像各种点子 、合理的、不合理的、荒唐的、可笑的、恶心的、幼稚的、无论听到什么都不做任何批评或者判断,这些方法的后果会怎样呢?每个人在做任何事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一些深层需要,但是我们也要引导孩子思考,任何行为在某些环境中都会有效用,不要在不适当的环境中做没有效果的行为,让孩子自己一一一一的去检视,每个方法的后果会是什么,大部分的人和孩子都会明白事情的后果,如果孩子和你的认知有差距,这个时候就可以跟孩子好好的讨论,让他明白事情的真相,这是一个亲子沟通的好机会,你决定怎么做呢,孩子一定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状况,即每个人都选择给自己最佳利益的行为,如果孩子了解了后果,通常会做出最合理最明智的选择。即使孩子的选择不是我期望的结果,我也会尊重孩子的决定,就算孩子选择错误,他从这个错误中也可以学习到更珍贵、更难忘的教训,你希望我做什么呢?表示我支持你,情绪、压力、困扰都不是源自外界的人事物,而是由自己内在的信念、价值观和规则信条所产生的,如果你做不到,就改变你的做法,或者求助于外界,你做不到,我或许可以帮助你做到,即重复旧的做法,只会得到旧的结果,改变自己,才有可能改变别人。只要你希望我做,我就一定会去做,结果怎样?
有没有如你所料,下次碰到相似的情形,你会怎样选择呢?让孩子在这些过程中不断地检视自己的判断,帮助孩子建立好的信念价值观和规则信条,让他相信自己有能力,有可能得到自己渴求的成功和快乐。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已经拥有使自己成功快乐的资源好、各位亲爱的朋友们,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明天我们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