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在书上看到这么一个故事:
1951年,巴菲特在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由于在纽约找不到工作,回到了老家奥马哈做股票经纪人。
1952年,巴菲特遇到了自己的意中人苏珊。结婚时,巴菲特和苏珊说了两个选择:他工作了一年攒下了1万多美金,一个是用这1万美金去买套小房子;一个是用1万美金去投资。苏珊选择了第二种。
1956年,巴菲特和苏珊租房子4年后,26岁的巴菲特成立了巴菲特联合有限公司,开始创业。
1962年,赚到了100万美元。
2008年,财产620亿美元,成为世界首富。
文章说是苏珊的选择成就了巴菲特,如果当初苏珊选择了房子这个小小的利益就会错失一个更大投资的机会。因此得出的结论是,一套房子消灭一个巴菲特,一套房子消灭一个梦想。
02
多么励志的一个故事,我看到后心里为之一震:原来我老公一直成不了巴菲特那样的人,感情是让买房子给耽误了。
扯嘞,如果不买房我不知道我老公会不会实现他远大的抱负,会不会财源滚滚。
我只知道我家孩子很可能因为我们没有固定的住处没有房产证而入不了心仪的学校,受不到良好的教育。
前几个月去给孩子幼儿园报名,因为是一家公立幼儿园,学费低而且硬件设施个软件设施都很棒,所以家长都削尖了把孩子往里面送。
可是里面的招生规则里有一条是在学区范围内有房子的优先录取,租赁的不算,天雷滚滚呐,这不摆明了在拒绝没有房子的吗。
半夜里就开始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名额有限,有房子的都不一定能够录取上。
好庆幸两年前买了这套房子,即使买房的那笔钱有可能成就我或者是老公的远大抱负,可那种虚幻的东西谁又能说得准呢,但这套房子却的的确确实现了让我家孩子上好学校的梦想。
03
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里,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我们在满足食物,水,空气,健康,睡眠等的生理需求以后,就开始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求就是安全需求,而房子作为人们居住栖息的地方,就是安全感的来源。
只有安全需求实现以后才能去实现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所以之前文中提到的一套房子消灭一个梦想这句话根本就不符合正确的逻辑,没有基本的安全需求作基石是不可能实现更高层次的需求,不可能实现梦想。
04
著名音乐人高晓松说“我不买房,全天下都是我的,想住哪就住哪,买了房就只剩一个角落是我的”。
一个潇洒走四方的音乐人,不甘于平庸,不甘于被一个小小的房子所禁锢,禁锢住了追求梦想的脚步。
可是我认为天大地大,却没有一处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地方。
内地演员马苏和兵乓球王子孔令辉确立了恋爱关系,恋爱没有一成不变的甜蜜。有一天,两个人吵架,吵到激烈之处,孔令辉冲马苏喊了句“滚”。
马苏带着委屈带着行李真的滚出了孔令辉的家。这时却发现她无处可去,她没有自己的房子,没有自己的家。也就是从那时候她意识到无论怎样她必须要给自己买个房子,给自己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之后为了买房拼命的工作,为了省钱甚至连同学聚会都不参加。
不但房子买成了,工作上也有后来了质的飞跃。
后来马苏在接受采访时说到“房子就是我的庇护所,无论我累了烦了困了,回家或躺或坐,从此再也不必到处游荡,或者寄人篱下了。”
一套房子给了一个人如此大的安全感,这难道还不够吗?它怎么就阻碍了你追求梦想的路了?
05
房子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不只是停下脚来歇息的地方,那是一个家,一个承载着爱意的地方,是一个避风的港湾。当你得意时可以尽情欢笑,当你失意时可以肆意宣泄。
所以正常的顺序应该是有了房子才有了家,有了家才有了追求梦想的力量。
一套房子不会消灭一个人的梦想,反而它会照亮你为梦想前进的方向!
房子,一个梦想开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