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2019)”——中西部项目甘肃省县级教师培训团队第二阶段“跟岗实践”研修活动如期举行!
全市60名教师要到河西学院参加培训,其中包括部分教育局干部和全部学区主任!临走的那天晚上7:30我组织召开了“柳湖镇学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动员会,会后语重心长的给中层领导再三叮嘱:
我明天出去学习,学校的工作就拜托大家了!一定按照之前议定的工作思路,各负其责,恪尽职守!无论有多少杂事杂音,一定要扭住“狠抓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这个牛鼻子不放;抓实安全工作!谢谢你们!这是每天的奋斗目标!
于是,我可以安心参训了!
2019.9.17我听了两节精彩的语文课,我有了自己的思考和想法。
语文当是一首诗
这是两堂美丽的语文课。
语文老师本身就是美的,无论是青年才俊陈建荣老师幽默风趣厚重的讲语以及富有磁性的声音,还是艳若桃花、声如翠玉易彩银老师的激情。
学生是高素质,无论是学生的精彩朗读,还是学生求知的渴望,都让听者感叹!
课堂设计是颇具匠心、是浑然一体的。师生对话是充分的。
一堂语文课其实是体现了一个语文老师的性格特色以及他的综合素养,也集中表现了一群孩子们的语文素养。
陈老师沉稳如巍峨祁连,易老师活泼如小溪流,精致还如“蟋蟀的住宅”。
陈老师对“搭石”的情感价值解读重重碰触了我的心灵,语文应该是这个样子,既关注基础知识,更重视语言的品读和情感的熏陶和感染。
一堂语文课,就像一场旅行,我们要到哪里去,我们将如何走,我们将会看到什么样的风景。旅行归来,我们的心灵又有什么收获?这就是我们的目标和达成。而我们的语文课,不管经历多少曲折,都要朝向那个美好的目的地。课堂的一切都要为目标而奋斗!
一堂语文课,就像一条河流,她时而安静沉稳,时而波涛汹涌;时而急,时而缓;时而低沉,时而高昂。课堂应该有这样的变化之美!
一堂语文课,还像一篇作品,必有它的重点。一课一得,应该是我们的一个方向。面面俱到,反而什么都得不到。语文的低效,也许和老师的理念和方法有一些关系。
一堂语文课,恰如一场小小的朗读者大会。谈一谈,读一读,你读读,我读读,老师也读读。无论读多少遍,只要形式不同,总是不厌倦。而且,在反复朗读中,我们会收获预设之外的精彩生成。而我们的课堂,尤其是公开课,自由自在的朗读何其可怜!对于今天听的经典《搭石》,我建议可以“演读”,让孩子在反复阅读的提升中去自己感悟,而不是一味地分析“拖鞋挽裤”、“搭石的宽窄”。对于优美又富含哲理的《蟋蟀的住宅》,我建议配乐朗读或者配图朗读,最少有感情地诵读多一点再多一点!我有写日记的习惯,每每写之,不是配乐就是心里配着音乐记录的。诗意,应该是我们语文老师的特色。
语文课堂,应该是老师领着一群孩子去爬山去行进去奋斗,去享受创造的欢乐,而不是牵着牛鼻子想尽千方百计让学生跳进自己挖的坑。
语文课,应该是坦诚的面对面,更是心灵的对话。师生对话大家都有,但是是什么品质的对话呢?有学生对文本的对话吗?有学生之间的对话吗?有学生和自己的对话吗?
语文课,精在设计,彩在生成。生成表现在哪里呢?开课的学生展示,学生的质疑问难,学生的思维碰撞,学生的感悟和总结,学生的当堂写作甚至是一幅画,都会让学生感受课堂的成长和语文的快乐。
语文课无需高大上,但是必定是轻松而快乐的,愿意给孩子读书和思考的时间,还有解读的平台和演出舞台。
三十年来,我无论是代初中还是小学,也无论是当校长还是当老师,我一直坚持提倡老师们孩子们多读书,读好书!每每讲起读书都欢喜激动,每次都热血沸腾,每次我都很开心地欣赏大家的眼神像鼠标的光点闪烁。
语文是房子,人人少不了;语文还是“蟋蟀的住宅”,我们可以让她更加精致优雅。
语文是一条路,那里面有车水马龙;语文是一首歌,那里面有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享受语文,创造幸福的语文教育!
愿语文课堂书声琅琅,
愿语文课堂思维碰撞,
愿师生享受创造语文,
愿语文之花香满学堂!
培训期间,我从教师群里欣赏到各教研组每位老师课堂上赛课磨课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