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戒学堂IP营第二季打卡第40天,1494字,累计84300字
通过老师对上次作业的简评以及第五课课程内容的讲授,结合上次自己写的作业,发现自己最大的问题还是没能将小说与剧本完全区分开来,写着写着又成了小说。
一、存在问题:没搞清小说与剧本的区别
我的作业《张三的故事》在开始时还想着以人物的动作和语言为主要内容,结果写着写着就又开始对张三心理的描写,还有一些描述性的语言。譬如:
他的脑海里闪过了好多画面,妻子悔恨交加,痛哭流涕;自己一个晚上抽完一盒烟,失眠到天亮;还有那些抑郁痛苦,难以自拔的黑暗的日子……这么多年过去,画面渐渐有些模糊,但痕迹总是在的。
父母和妹妹这些年劝过他多次,说他也有责任,怪他太过执拗。他总觉得最艰难的日子已经熬过去了,现在这种状态挺好,相安无事,又能共同维护这个家。
两天后的中午,张三正坐在沙发上吃饭,突然感到一阵心悸,赶紧放下筷子在沙发上躺了下来。十几分钟后,那种难受的感觉消失了,但之后整个一下午一直到晚上,他总觉得心里慌慌的。
骑着电动车走在路上,张三感觉恍恍惚惚,迷迷糊糊的,一切就好像一场梦一样。生命还真是脆弱,一个生龙活虎的人就这样说没就没了。
以上的段落明显都是小说语言而非剧本语言。
所有涉及到“感觉”、“觉得”等反映人物心理的内容都应通过人物的动作表现出来。 例如要表达他心悸心慌,可以写他用捂住心口躺下、呼吸急促等动作,要表现其心慌,可以写他在地下不断地走来走去。
其他的有些需要交代的情况,则可以通过人物间的对话表现出来。
二、知识强化:小说与剧本的区别
小说中里戏剧性动作常常发生在主人公的脑海中,读者则在偷窥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感知其思想、情感、记忆等,它偏向于把动作、叙事情节线、人物心理的描写交给观众,让观众根据这些描写去猜想、感知你想要表达的思想和要塑造的情感。
而电影剧本写出来的就是剧作者要传递出来的,要让观众直接看到的,人物脑海中的思想必须付诸行动,任何内心情感都要用戏剧动作表现出来。
电影剧本就是一种很僵硬的方式,谈不上文采,更没有感性的描写,类似于说明书和施工图,把能看见的信息全部标注出来。电影剧本就像个操作手册,编剧要尽量用动作、语言、戏剧冲突去推进故事,而写进剧本里就是写演员的动作、演员说了什么话、他去做了什么事儿、遇见了什么人、遇到什么事、事情怎么解决的。通过这几个点去推故事,最后把这个故事以语言的形式拍成了画面。
在这里列举了老师谈到的两个例子,很能说明小说语言与剧本语言的区别。
小说语言:
张三点燃了一支烟,走进街角的咖啡厅,这是他和李四的秘密联络地点,之前每一次进门,张三都能看见李四悠然自得的背影,而这一次,他却没有看到李四,内心很是焦虑,转身走出咖啡厅。
剧本语言:
张三站在咖啡厅门口,环顾了一下周围,从口袋里拿出一根烟点着,猛吸了一口,然后慢悠悠地走进咖啡厅,他环视了一圈,并没有发现李四,于是擦了擦头上的汗水,迅速转身走出了咖啡厅。
第二段文字交代出了人物的行为、动作、地点、道具。“环顾四周”、“慢悠悠地走进”、“环视一圈”等动作反映了人物内心的警惕和小心。李四没有如往日一样在这个秘密联络点出现,让他感到紧张焦虑,这种紧张焦虑通过人物擦汗的动作直接呈现出来,“迅速转身走出”的动作则反映了他果断离开,迅速逃离危险的行动。
上面两个例子同样一个场景,同样的一个人物动作,用了两种不同的表达形势,小说语言更能表达人物的心境包含他之前的情绪;剧本语言不像小说语言那么感性,而更偏向理性的、说明性的表达,即这个人物要干什么,怎么样了,通过画面和人物的动作,让观众感受到我们要表达的情绪是什么。
通过这两段文字的对比,我更能体会到自己写的张三的故事,一多半还是小说的形式,须得进一步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