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我来说,对于开学这件事,心里其实是矛盾的。为啥呢?
上学时,特别期盼开学,因为一开学就有新书包、新文具、新书用了。
上班后,有点不想开学,因为又要面对一群猴孩子,和他们斗智斗勇。
今天,我又亲身体会了一把,有个上学的孩子,家长的心情。
怎么形容呢?无比焦虑。事情是这样的:
下午吃完饭,我哥说高新区那块有个英语外教的公开课,想给我大侄子报个班,让我一块去,帮着看看。
本来想,我又没娃,操那心干啥,不去。后来一想,也没事,包吃包车,走吧,就当外出放风。
提前一个小时就到了,环境很好,老师们的服务也很周到。
先看了一下环境,摆满英语绘本的书柜,自由活动室,各种绿植,关键还有好多好多棒棒糖,可见,老师们是用了心思的,哪有孩子不喜欢棒棒糖的?
然后就在一个教室看电影,刚好放的是《寻梦环游记》,讲的是一个喜欢音乐的小孩追梦的故事,孩子们看的很认真。
19点10分正式开始,家长们被邀请到外面,由一位外教的中国妻子给家长开讲;孩子们则留在教室,由外教亲自上公开课。
我也有点想听外教的公开课,因为我从小到现在,还没身临其今后地听过外教上过课。
但是,没办法,谁让我是大人呢?只能出来,听大人的讲座。
结束后,就热闹了。各种咨询,面试测评。家长比娃忙。
说实话,我的英语成绩一直很不错,高考大概是120多分,大学六级也都是460多分,考研英语是70多分。
我自己本身也挺喜欢学英语的,上研究生的时候还经常买21世纪全英文报纸,看的津津有味。
上班后,除了看一些外文电影或美剧,会接触到英语,基本把英语放弃了。
如果说,以前学习英语,是为了考个好成绩,虽然目的不单纯,但好坏算个学习动力。
现在,你让我学英语,我不知道为啥还要学,没有啥动力了。除非现在你告诉我,你马上要出国干啥干啥了,我可能还会看看、练练。
否则,真没动力。你看,即使现在看外语电影,人家都带汉语翻译呢!
当你不知道自己学习某样东西,到底能用来干啥,我们的学习动力能有多大?
不过,好像又不对,有的东西,学到手,可能一下子看不出来,但时间长了,不知不觉就有用了。
我上大学的时候,有一度特别喜欢西方哲学史,就借来各种书看,那时候不想有用没用,只要喜欢就看。
你说,哲学这个东西有用吗?我以前也觉得没用。直到有一次,我妹说,发现我的逻辑思维能力挺强的,我想,这可能和我以前研究过一段哲学有关。
有的东西,真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说不出来,哪一天就用上了呢?
可是,现在的家长们,让娃学这学那,到底为了啥?
反正我听到的,大都是:你看,人家娃都在外面补课、上特长,咱这娃不上,咱咋能赶上人家娃呢?
这是一种极度焦虑的心理。
我就有点迷惑了,又不是赶着上会,赶啥呢?!我承认,学习这个事情,确实存在竞争,尤其是在我们这样一个以高考论英雄的学习环境下。
可是,我也一直认为,学习是一件特别急不来的事情,而且还不是孩子自己急,大都是家长自己干着急。
据我所知,很多家长一到假期,就给孩子排满了各种辅导班、特长班。我在想,那娃啥时候玩呀?啥时候思考呀?
真正的学习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需要静下心来,去思考、反思、琢磨。
听我哥说,我村有几个娃,才上三年级、四年级,每晚光上托班回来就10点多了。
真心觉得,现在的娃,虽然吃的好穿的好住的好,但是没有我小时那么快乐了 。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对自由的向往 ~ ~
亲爱的小伙伴,你好呀!我是素心,在我的个人微信公众号里,会有每日日更,以这样简单无华的文字,记录点滴生活。如果喜欢我的文字,记得添加我的微信公众号:素心成长社。我们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