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我在朋友圈发状态说我要看《长城》,评论如下:
爱追热点的公众号小伙伴们看完首映后立马写出一篇精彩绝伦的吐槽文来。
至于我为何会看到这篇精彩绝伦的吐槽文,是因为我的小伙伴觉得光告诉我这部影评是部烂片还远远不能达到目的,她还得跟我分享严重剧透的吐槽文。劝诫我千万不可看这样的烂片。
我看罢吐槽文的第一感受是过瘾,写的十分俏皮有趣,比如吐槽片名叫《长城》,最后却让怪兽打了个洞穿过去了,同时还拿出了高逼格美剧《冰与火之歌》中抵御异鬼的长城来作对比:
“外国人和野人斗,与异鬼斗,是真正的头颅林中挂,白骨雪里埋。而我们的《长城》中士兵死亡完全没有代入感,只有中国大鼓箭跳水烟火孔明灯花式体操。”
对方辩友,对于以上论点,我有话说!
1、《并与火之歌》中的守夜人抵御异鬼之所以很有代入感,是因为守夜人就那么几只,每个人都要讲段故事,所以打起异鬼来超有代入感。而《长城》104分钟大部分时间要留给景甜,哪有空给你代入感?
2、为何《长城》中的怪物打个洞就翻阅了长城?这你都不知道,导演很忙的,除了要捧景甜之外还得捧皇上(王俊凯)啊。
网上的段子手可比我是厉害多了,比如:
本文想要客观评价这个影片,得从这个段子说起。
若用好看和好吃作为比喻,可以把电影分为以下几类:
一、好吃不好看
1、烧脑电影
这种电影有个特点,就是你必须聚精会神完整的看完整部影片才能对它所要表达的内容有点头绪。
2、历史悠久的获奖文艺片
画质很渣,看的要睡着,但豆瓣上的文青代表们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活着》和《红高粱》写的现实与人性着实能让人感动很久,但画质上的缺陷和场景布置的不成熟,让它们很难成为一部好看的电影。
3、富含心理学、哲学知识或者揭露社会残酷现实的豆瓣高分文艺片
我曾看过一个豆瓣高分排行,100部电影中《穆兰赫道》排名第一,要是没看影评,我绝对不会知道这部电影的主旨讲的是弗洛伊德关于潜意识的心理学,这样的电影我全神贯注看完都不知道它想表达什么。如果把高数老师上课的画面想象成电影,那我觉得这类的电影和高数老师上课也差不多。偶尔一个人特别无聊想动动脑筋探索下真理,我才会去看这样的电影。
二、好看不好吃
美国商业电影大都好看不好吃。例如漫威超级英雄系列的电影,剧情我都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
主人公偶然间获得某种力量成为超级英雄,刚开始和反派打架被打败,痛定思痛修行苦练突然开窍,最终十分惊险的打赢了大反派。给电影加点搞笑元素、选一个好看的女主、为电影配上华丽的特效这样一部好莱坞大片就形成了。
这类电影很空洞,你可以从影片主人公出场就能猜到结尾主人公最终惊险的战胜了大反派。它既不想表达历史哲学文化,又不想讲述心理学知识,它们就是为好看而生的!
然而这类电影依旧有很多人去看,因为人们并不期望想从中获取些人生启迪、温故腹中知识。
三、好看又好吃
说到好看又好吃的电影必须提到美国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的《泰坦尼克号》、《阿凡达》可以作为代表作。《阿凡达》全球票房27亿美元,至今没有一部电影能超过它。《阿凡达》电影场景的想象力、故事的脑洞、特效的惊艳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好看又深刻,通吃高知文青和普罗大众,所以才能到达票房巅峰。
四、不好看又不好吃
我印象中,以《富春山居图》为首的烂片们还是很多的,这些电影票房与口碑齐低,看的让人起尴尬症,我就不一一赘述了。
如果给《长城》归类,豆瓣上愤怒的文青会选不好看又不好吃,没深厚文化积淀的普罗大众会选好看又好吃,如果你和我一样,对待电影的态度像个凡人,肯定会选好看不好吃。
至于为何选好看不好吃,以下是我的客观辩证的论点:
为什么不好吃?
一部好吃的电影看完后肯定会给你留下很深的印象,有让你再看一遍的冲动。而《长城》当然没有让我再看一遍的冲动。
一部好吃的电影会有一个深刻的立意,而《长城》的立意是Trust(信任)。盗用一句薛之谦的口头禅来表达心中的尴尬:“神经病啊?!”至于为什么要说神经病,毕竟我已成年,你再跟我讲儿时的团结、信任等词汇多少有点显得小学生了。同样是好看不好吃的电影,《蜘蛛侠》中的立意就显得有逼格多了: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一部好吃的电影一定有个好主角,《长城》的演员阵容实在是太好了!
可惜我国所有的好演员都不是主角,只有景甜才是;可惜彭于晏、黄轩、林更新、陈学冬长这么好看生生成了人肉背景。
一部好吃的电影故事逻辑结构一定很严谨。《长城》中的磁石、怪兽打洞到皇宫等情节设置十分生硬,好像是为了让饕餮有个弱点所以设计了磁石,让王俊凯出场顺带展现下我国宏伟的宫殿所以让饕餮打洞到了皇宫。
综上证据是我评价长城这部电影不好吃的论据。
它好看嘛?!
好看!
先说演员,男主是马特达蒙!我看过男神所有的电影,《碟中谍》的血性、《天才瑞普利》的纠结紧张、《心灵补手》的灵气,我想不出更多的词来夸他了,总之是集才华与实力于一身的演员。
抛开景甜有背景这个主观因素,客观上我觉得她在戏中的样子还是挺好看的。倘若加上有背景这个因素,她就显得十分丑恶,凭什么你能不通过努力就被众星捧月呢?我相信,这也是多数网民黑景甜的动机。而我观影时为了让自己避免心情不畅,所以抛开了主观因素,觉得这姑娘长的还可以,穿上铠甲还有几分英气。
配角们更不用说了,几乎把中国当红的小鲜肉请了个遍,还请了硬汉张涵予和不老男神刘德华。
再来说说场景:
电影中的场景充满了中国文化。打仗时的击鼓礼是中国人特有的,影片中用的是双节棍击鼓,看起来很炫酷又整齐,长城上的烽火狼烟也是中国独有的。
殿帅死时,长城上空无数孔明灯在夜空中形成了灯河缓缓飘向远方,延绵不绝。
对于好看刺激场景的描述,文字过于苍白,图片又匮乏,就只能到这里了。
综上,并结合自己的观影体验,我客观的把长城归类为好看不好吃系列影片。
我还有话说,是说给网络暴民的!
有些网络暴民是做自媒体的写手,他们大都有很好的文化积淀,从知道《长城》是景甜演的就断定这是一部烂片,但他们依旧义无反顾的去看了首映,为的是在第一时间给文青读者们提供嘲讽爽文。这种行为,用互联网术语来讲就是蹭热点。
有些网络暴民们善良又鲁莽,他们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来自高知阶层。由于对内容情节的超高追求,直接导致他们连带嫌弃了制作精良的画面。期望与现实的差距,让他们气急败坏,在网上发文嘲讽《长城》,这点我觉得情有可原。出于善意的舆论能督促导演们更加重视内容。
还有些网络暴民,看着真是可爱。《长城》海报上中间明明有景甜,他看完首映后便高呼:张艺谋已死,他再也拍不出《红高粱》、《活着》这样的电影了!
(人家国师也是经济动物,要赚钱,文艺片受众小只有文艺青年看的懂,不赚钱当然不拍了。《长城》的定位是全球市场,属于纯粹的商业片。人往高处走,国师想多赚点钱,向卡梅隆那样的大师拍一部横扫全球的商业片,但你惊呼:张艺谋已死!我觉得说他一次可爱不过瘾,再加一句:你真可爱!)
而我写此长文,不为利(没多少人关注我,影响有限),不为抒发愤懑(我已知道它剧情不好甚至还被剧透,但还是去看了,因为我坚信它的躯壳一定很好看,结果没让我失望:它剧情确实不好,它躯壳确实漂亮。),更不为哗众取宠!
我为何要写此长文?
我为普罗大众而写!
至于怎么能用上普罗大众这个词,奉上数据:
据我观察,许多所谓的文青只是看上去像是个文青,他们如同《乌合之众》书中所描述的那样,被自己生活圈子高知群众的言论所影响,站在鄙视链的下游被鄙视链上游的人们同化。
而一些并不想去判断台词背后的隐喻,不想去猜测场景背后的历史,不想去揣摩电影主旨背后的哲学思想,只想安安静静看个特效、看个刺激、看看爱豆的群众们,面对这些站在文化高地的伪文青们对电影浮夸粗鄙的恶言恶语,沉默不语中带着些许不爽。
举个例子:
前段时间郭敬明的《爵迹》被网民们骂的很惨,各种嘲讽之声此起彼伏。但是有有位郭敬明的粉丝看了《爵迹》之后觉得还不错,说了句:“我觉得还可以啊。”即刻被无数网民朋友以各种犀利的语言所嘲讽,程度上升到了人生攻击。郭敬明的另一著作《小时代》系列电影也是众多暴民嘲讽的对象,虽然我也觉得它内容真的很空洞,但有女生通宵看《小时代》系列电影,期间还多次感动到流泪。
网络暴民朋友们:就算你们不喜欢在你们眼中低俗的影视,但也请放下你知识壁垒带来的个人成见,眼里容一容单纯的普罗大众。影视文化不分贵贱,只要有受众在,文化就不该被鄙视被嘲讽。
星期五,我拖着疲惫的身躯出差回到杭州,最不想动的就是脑子,最想干的事是不正经的事,于是我去看了一场已被剧透外加各种嘲讽了的电影,它的名字叫《长城》,这是部不用动脑子的电影,它很好看,还有,马特达蒙很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