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无意中在新浪微博看到女作家洁尘的一篇随笔,写的是自己去日本旅行,在京都去拜谒日本作家的墓地,然后写了一些作家的生平趣事和风流韵事,因为对这个作家并不熟悉,所以这篇随笔读过后,就把文章里的重要信息都忘了,只是依稀记的文章里所描述的墓地的空与寂,以及洁尘对这个日本作家极度推崇。
上个月,扶雅书院的妖婆又推出一个以书换文的活动,要求在一个月内看完书院指定书并写出书评或读后感,书院将把这本书送你。运气不错,抽到一本谷崎润一郎的《阴翳礼赞》,书很薄,去杭州出差,一个来回在动车就看完了。谷崎润一郎的审美非常独特,他在《阴翳礼赞》里,对东西方文化、文学艺术的差异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剖析,他谈论东方建筑的神秘和恐怖,器物的黯淡带来的浑厚感,在幽暗和模糊中恣意生长的艺术,他认为一切有阴翳才好, 小到家居,大到寺庙,阴翳之美处处体现。“风流即清寒,污秽出文雅”,谷崎润一郎认为东方人所喜好的“雅致”里含有几分不洁以及有碍健康的因子,“我们喜欢那些带有人的满污垢、油烟、风沙雨尘的东西,甚至于挖空心思爱其色彩和光泽”,这些论调想起当今各式文玩,文人雅士盘珠子、养杯子,追求包浆、玉化、开片,不觉莞尔,看来时代进步了,有些东西还是被保留了下来。不过作者关于日本女人在暗中显出非人的白,以及铁浆化妆法等描述让人感到不适,对阴暗的极致追求,就显得有点变态了。
谷崎润一郎被称为东方美学大师,推崇阴翳与含蓄,呼唤东方古典和传统。与此同时,他也推崇和提倡文学语言的含蓄,他的文字优美,从容,风趣,这本书里其他几篇小品也十分有趣。
这本书看过后,刚好工作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变化,诸事纷乱,写读后感一事也被我抛到脑后。妖婆催了好几次,看看实在拖不下去了,于是又把《阴翳礼赞》翻了出来,忽然就想起洁尘的那篇文章。马上在新浪微博找到洁尘的文章,一看果然写的就是谷崎润一郎,这个发现让人觉得很奇妙,看来有些时候读者和作者之间冥冥之中会有些别的联系。
重新又读了一遍洁尘的《法然院随想》,“无人之境中悄然开放的樱花,使人油然感到一股妖气”,谷崎润一郎是耽美文学大师,又是“恶魔主义者”, 在阴翳与狂乱之后,由于发现不了美而哀,最终陷入空与寂。谷崎润一郎的一生,比虚构的小说还要精彩。再联系起刚看完的毛姆的《阅读是随身携带的避难所》,大概能得出天才作家都有道德缺陷、都有些怪僻的结论,不然大概也写不出那样惊世骇俗的作品来。
谷崎润一郎说“美,不存在于物体之中,而存在于物与物产生的阴翳的波纹和明暗之中。” 古老的、禅意的东方美学,来自中国文化的最深处,光阴之美,不舍昼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