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中那句话,是在《你与梦想之间,只差一个行动》中看到的。(P139)原文的内容说的是一个“知乎”问答:
题主问:你在“知乎”上究竟学会了什么?
其中最高票的回答是这样的:“小时候不努力学习,长大了就只能给别人点赞”。
不知道你们是否也像我一样感觉突然被戳中了心坎儿,深表赞成同时也思绪万千。
1.设计你的人生
填这本册子花了很久的时间,当需要把自己的人生通过一纸一笔清晰展现在面前时,有太多思考。
从小就一直是身边大人眼中的乖乖女,性格内向,文静听话,上学放学,按时完成作业,课后参加各种兴趣班,认真努力,不抽烟喝酒,不惹事生非…成绩不好不坏,不主动不好强,就是那种随时会淹没在人群中的女孩儿。
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倒也就这样一步步安稳地走了下来。大四毕业家人想让我继续考研或考公务员时,我拒绝了,我其实不喜欢上学,不喜欢考试,应该说是很害怕考试。最近通过零极限的学习我知道原因出自小时候的记忆,每次考试考得不好、题不会做,就会被妈妈打。所以,在大家纠结要不要考研的时候我毅然决然的决定我不要再上学,任凭大家跟我说学校有多么美好,社会是多么残酷。
其实每个听话的女孩儿身体里都住着个小恶魔吧,我不想过一成不变一眼看完的一辈子,很喜欢猫力那句广告词:脚小的女孩恋家,那是屁话,对于未来我一点也不担心,我唯一担心的事就是 死前还没有把这个世界看完!嗯,我喜欢这个世界,喜欢旅游,喜欢体验不同的文化,喜欢刺激冒险,想看看地球那边的人过着怎样的生活;我一点都不挑食,喜欢各种各样的食物,喜欢品尝各地不同的特色,更喜欢动手做;我喜欢拍照,虽然不专业也没有深究,但总能发现不一样的角度,自己捯饬光线构图调色等等…这些都列进了我的Dream list,接着就是行动,一步一步实现。
毕业快一年,我很庆幸自己的选择。应试教育逼着我们去学习很多自己不喜欢的东西,逼得越紧,叛逆心也就越强,带着情绪学,效果怎么都不会好。反倒是上班之后真正看到自己的不足,懂得需要什么,缺少什么。这个时候自己愿意花功夫去学,用心了,成长也就快了。
在学校的时候,有再多时间也是躺着玩手机刷微博,一遍一遍重复,却不能静下心好好看看书。现在虽忙,但也能挤出时间去听课去学习,越忙才越能挤出时间吧~
这几天边听课边看书,对于如何找到人生目标,书中奶牛Denny的文章(P58)教了一个练习方法。只需一张纸一支笔,在白纸中央写上:“你这辈子活着是为了什么?”
然后就是回答这个问题,要一直写,写到自己哭出来。可能会花1个小时,可能会写到200个才有答案…
刚看到的时候还觉得怎么能写到哭,随后自己试了一下,刚开始几个不觉得,突然有一瞬间,小时候梦想的一个画面出现在脑海,眼泪一下子夺眶而出。真的很奇妙,也推荐大家可以去试试。
关于这本册子,还是有些地方不知道怎么填,随着课程的学习再慢慢完善,希望结束时答案能更加清晰。
2.NO.1版本
写了3次,最终结果如下:
每划掉一个的时候其实都会纠结好久。初中的时候爱上看旅游卫视,特别喜欢史林子,每天中午放学回家边吃饭边等她的《有多远,走多远》,那时候好希望能像她一样去到世界每个角落,真的是因为她爱上了全世界。
3.Key words
曹鶯老师让我们思考自己being的三个关键词:
现阶段:自律 阳光 勇气
嗯,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