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今读》3.21-3.26《八佾》第三完。“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留读。简见为“节制或克制之美”。然今日似精力不逮。明日续读。(23日)
晨诵:《关雎》篇解读与里仁6篇 1凡过分以至于失当叫淫。“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说诗表达的快乐和悲哀的情感都很恰当,决不过分。儒学的特征更重要的是,要求将理智引入、渗透、融化在情感之中,使情感本身得到真正是人的而非动物性的本能宣泄。这是对人性情感作心理结构的具体塑造。 2里仁第四。择仁而处。以情为体,儒家肯定此世间生活即为美、为善,不必硬去追求来世、彼岸或天国的美善。中国文化特征是“一个世界”。即以“里仁为美”。“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仁者无私心。虽喜恶,并非一任情感的自然流泻,其中仍应有理智判断在内。中国的是非观里,总或多或少含有价值判断和情感态度在内。(24日)
《论语今读》半小时 + 4.8-4.11 1.“朝闻道,夕死可矣”。道应解作“体验人生意义、宇宙价值”,强调身体力行而皈依;并非西方之“认识真理”。 2.生烦起畏,却顺事安宁,深情感慨,此乃儒学之“宗教性”。 3儒家“士”之本义:有知识,有文化,有使命感。后者为重。 4孔门思想中体系中,“礼”“仁”为核心,人文(仁)人性(礼)并重;其他观念(道、德、义等)次之。【如“义”纯理性,道、德则超理性,甚至超人文、人性,非孔门之关注焦点。】 5君子怀德,“怀德”谓存其固有(本性?)之善。(26日)
《论语今读》9则:4.16-4.24 4.23适度的自我约束,也要审时度势,明辨是非放开手脚勇于创新。 4.24儒学实用理性,讲求重实践、行为、活动,重视行为优于语言的特点。(追求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塑造出健康的人性。这是儒学的基本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