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九里棠
1.
陈淼乘坐高铁到达虹桥站的时候,恰是五点过半。傍晚的风自蜿蜒无尽的轨道上吹来,裹挟着零星几点猝不及防跌落的雨水,她拖着行李箱,朝外头走去。身后雨势渐大,敲打着这座城市的一砖一瓦,劈啪作响。
这个时间点正是下班高峰期,一想到地铁里头人挤人没处落脚的画面,陈淼就觉有些头疼,可她并没有迟疑。陈淼没有想过要打车回去,从虹桥到徐家汇,费用并不便宜。
拥挤是常态,上海的常态。除了拥挤的地铁,还有拥挤的车道、拥挤的出租屋……连人心都是拥挤的,塞不进你来我往的互相试探。
兴许每座城市都这样,谁知道呢。
陈淼早已习惯了这份拥挤与匆忙,连今日的雨水也来得迅疾而猛烈。她很粗心,没有带伞。
这条地铁线恰好会经过迟恒工作的地方,她突然对着迟恒发了一个表情,俏皮地敲下了这几个字:我们来一次偶遇。
迟恒没有回她,大概是在准备下班没来得及看消息。陈淼瞄了一眼时刻表,快进站了,四下等候的人群纷纷涌到了停靠线外。她握了握行李箱的拉杆,如果时机恰好,兴许她还能抢占一个位置。
迟恒是在什么时候过来的,连陈淼也不知道。他的手臂越过一个人的肩头,拍了陈淼一下,她一回头,恰好撞进了迟恒略带笑意的目光中。
显然是出乎意料,她眼中的神色与其说是惊喜,不如称之为讶异。还未等她那句“你怎么来了”说出口,迟恒已拨开人群来到她身边,接过她手中的行李箱,笑了笑,“偶遇。”
并非是久别,她到北京出差五天,虽说是相隔甚远,可她每晚都与迟恒视频聊天至关灯睡觉。她敷着面膜做着表格,时不时地瞄一眼视频另一头也在加班的迟恒,目光所及,相视一笑,又各忙各的。这样的轨迹形同两人一起在那间窄窄的小公寓里的日常。
生活的拥挤并非那样难以忍受,因为有迟恒。
2.
陈淼只谈过两次恋爱,很显然迟恒并不是她的初恋。她那初恋伤她很深,等陈淼哭哭啼啼数日清醒过来之后,她那比较迟钝的脑子才反应过来,兴许这段孽缘不能称之为恋爱,她是一腔深情不计回报地付出了,可对方,未必正儿八经地喜欢过她。
那一段感情起始于她读大三的时候,是和一个大她一届的学长,相识在某次社团联谊中。说不清到底是谁追的谁,大概是两人互相对上了眼,当陈淼对着室友宣布自己脱单之时,室友一度表示有些震惊。
陈淼性格外向,遇事一贯有自己的看法,虽算不上是学霸级别的人物,但至少也不糟糕。可李颂不同,他整天过得浑浑噩噩,每学期必挂一科,是艺术生中比较不靠谱的一个。
没有人会看好这一段爱情。可偏偏,他们就是这样交往了。
刚开始的时候李颂还算听话,将女朋友说的字字句句都奉为箴言,对着她保证要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可时间一长,他的新鲜感不足以支撑他想要应付陈淼的那份耐心。嘴上说着会好好准备毕业、好好找一份工作,头一转又是没日没夜地打游戏。等陈淼气急败坏地闯进男生宿舍将他从电脑前揪出来时,他又是一副嬉皮笑脸的模样。
室友曾问过她,既然李颂并不符合她对男友的预期,那为什么不分手。既然谈这恋爱是找罪受,为什么不能好聚好散。是啊,过得这么累,她到底图些什么呢?谷崎润一郎《细雪》中的主角之一妙子也有过一个不太正经的初恋,她说,“恋爱这玩意儿,也许并不由对象是前途有为或是不思进取来决定。至少我并不以那样功利的理由来嫌弃初恋情人,只是认定自己爱上他这种人,都是姻缘罢了。”
妙子道出了陈淼的内心。喜欢上什么人,确实是她自己无法决定的。
3.
温声细语与声色俱厉对李颂都不见得管用。分手也闹了几次,不是李颂低声下气地挽留,就是陈淼无法割舍地追回。她决定对李颂放任自流,那是他的人生,和她到底没什么关系。可她还是有些心力交瘁,为什么,会喜欢这样的人呢。
大四毕业以后,李颂跑到了隔壁城市,两人开启了异地恋模式。陈淼说自己这女朋友当得活像是他的老母亲,整天为他操碎了心。李颂一边搪塞说自己在找合适的工作,一边又瞒着陈淼整日游手好闲。
他过得浪荡,只有在很偶然的时候才会记起自己还有陈淼这个女友,时不时凌晨打来个电话,也不管她第二天有没有课,不管她是否已经睡着。
争吵的爆发也就在这一段漂浮不定的日子里。她一边忙着实习及以后就业的事,他时常能消失半个月,连个电话也不接。失望起于许多个深夜,在寝室夜阑人静之时,在李颂第无数次挂掉她电话之际。
最后一次,她难得语重心长地在电话里与他交谈,“我从来没有嫌弃过你,工资不高没关系,可以从最基础的开始做起,可你为什么,连最起码的上进心都没有?”
那边迟迟没有声音,后来才带着调侃的语气回了一句,“你又想来找我吵架了吧,你先静静,等你冷静了我再来找你。”于是就这样挂了电话。
那一刻,她真真切切地明白过来,她与李颂的世界,从来就没重合过。
他是玩心未泯,不愿安定。她也再没有那么多耐心来等他安定。
4.
《细雪》中的妙子最终放弃了她的初恋,因她遇见了敢在洪水来临时冒死相救的板仓,她看清了过往数年虚幻爱情的本质。
陈淼也放弃了李颂。她承认自己依然喜欢着他,可仔细想回去,他身上确实已经没有任何地方值得她去继续维持这份感情了。她宁可李颂还能装模作样地应付她,这样兴许她还会对自己是否应该离开产生犹疑。
可他脸上、声音里的厌倦与不耐烦,写得太过明白,这让陈淼再没自欺欺人的余地。她的感情世界也有底线,她允许他贫穷、允许他庸碌,但如果连对她的爱也已消耗殆尽,那么他们两人也就没必要再死缠在一起。
她虽没办法决定自己喜欢什么样的人,但她有权利选择离开。
分手是在短信里说的,李颂不愿接她的电话,只是冷漠地回了一个好。他像是等这一刻的自由等了很久,陈淼抱着被子哭了一夜。没有女生会在无尽的失望中等待一个毫不在意她的人,大家都活得匆忙,谁也顾不上谁。
不如朝前看,离开了李颂,自然不会是错误的选择。
来到上海已经是陈淼毕业以后的事了。她再没有和李颂联系,也不知道他过得怎么样。只有在和大学同学交谈时,才会听到一些关于他的风声,听说依旧是老样子。
后来,她遇上了迟恒,在地铁上,无数次的碰面,无数次的目光交错,在某次落雨天里他俩相视一笑。
这次的交往比之前来得谨慎许多,也许是她在李颂那里见惯了失望,使得迟恒的一举一动都那样令人动容。
迟恒是个合格的恋人,沉着而稳重,体贴且温柔。她能在迟恒的目光中看出,他很在意她。
迟恒的靠近让陈淼觉得安心。她后知后觉一个男生心理成熟的重要性,至少在出门的时候,他会很体贴地将陈淼护在靠近人行道的那一侧,而不用她迈着小步拼命去追赶他的步伐。
他更会在她加夜班的时候亲自来公司楼下接她,告诉她,“你没回家,我不放心。”而不是只在电话里念叨:注意安全。
与陈淼有关的事,迟恒从来就不会嫌麻烦。
她在平淡如水的日子里看出了迟恒的用心。现代人的生活从来就不见得有多清闲,每天都被琐碎的事挤得满满当当,连街上行人的脚步也是匆匆而过。学生时代的爱情给足了陈淼教训,她对李颂而言是可有可无的存在,可迟恒不同,他会在这仓促的时光中等着她、善待她。
她不敢断言未知的以后,但从当下来看,她确实是想和迟恒长长久久。
换乘地铁的时候陡变拥挤,里头多是些学生和上班族。迟恒将陈淼圈在怀里,尽量避开别人的推挤。
她低下头重新掏出手机,打开她与迟恒的对话框,趁着他不注意,在偶遇的那句话后又添了一句:迟恒,我很喜欢你。
文/九里棠
责任编辑:山山 sunshen@wufazhu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