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写于2025.3.29 周六上午,晴,无风
“这注定是一个不会太轻松的夜班,此刻,窗外狂风呼啸……”
【故事背景】
今天我们一值是上夜班——要从凌晨两点半上到十点——我们一般是一点五十就在楼下集合,班长统一带进到厂区,脱硫和吹灰各自进行自己条线的班前巡检,再到中控室集合进行交接班,这就是我的电厂工作模式!
【正文】
“叮铃铃,叮铃铃……”
闹铃用它准时但并不温馨的方式将我从睡梦中叫醒,我知道是到点要准备上班了。我缓缓的从床上坐起,呆坐几秒,意识逐渐清晰。
窗外的风呼啸着给我送来了它“热情”的问候,是的,它从来没有像这样的“热情”!之前都是空手来,这次不一样,还带来了周边的尘土和沙粒。
我的鼻子敏感的嗅空气中尘土的味道,仿佛此刻我置身于一场尘土飞扬,区别是我还能呼吸,只是空气中多了些土的味道。
“这注定是一个不会太轻松的夜班,此刻,窗外正狂风呼啸着……”
我下床,来到窗边,驻足聆听这位“热情”的客人用力叩击窗户的声音。
“一定要穿厚点了,棉裤穿上、毛衣穿上、耳罩带上、口罩带上,对了,还有手套,也带上。”我这样告诫自己,我以为我做足了准备,可好戏才刚开始。
【风的“热情”】
从宿舍一出来,我下意识的低头一撇,发现地砖上不知何时多了一层黄色的沙粒,我有点不可思议的左右看了看,得出了一个结论:这狂风有涵养,它深谙“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道理,所以,吹进来的沙土很均匀的分散在各个宿舍门口,省的攀绊子。
下楼之后,我对这风的“热情”有了更深的感受——宿舍门口的台阶旁,黄沙已经堆成了小沙坡;吹在身上的风好似知道我们要去上班,满是“热情”的推着我们向厂门口方向“快步”走去。
那一瞬间我有点体会到被“好心人”扶着过马路的感觉——但我真的不着急去上班啊——奈何胳膊拧不过大腿,只能被裹挟着快速前进。
“嘶~哈~搓搓手~伸伸脖~”
这风吹在身上是真的冷,幸亏母亲早有准备。
“把棉裤带上吧,它又不要啥吃的,冷的时候你就穿上。”
出门前母亲的叮嘱再次浮现,大腿适时的一股暖流传来,我下意识的对在老家的母亲说了句“谢谢您”。
……
这次的狂风整夜都在呼啸,到早晨八点左右我想应该结束了,刚走出中控室的我,就迎来了狂风贴脸的问候,这次带的不是尘土了,改成石灰石粉了,因为我要去给新来的石灰石取样,不曾想,以这样的方式先打了个照面。
“啊,阿嚏~”
……
直到下班,这风都没有停的意思,在风的助力下,我和同事一边吸着“富含矿物质的空气”,一边快速的逃离,真的多一秒都不想呆。因为要写日记,所以我抽空拍了张照片,美谈不上,只剩朦胧了,也是一种纪念吧。
作为习惯了内地生活的我,确实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感受沙尘天气,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下午三点钟左右】
等我再次一觉醒来,风停了,沙也消散了,太阳的温暖重新洒每一个人的脸上。对此,这里的老人早已习以为常,而我,一个刚来的新人,对这一切新鲜还在慢慢的体会适应中。
又过了一天,我正好恢复班,比上次小一些的风又一次“热情”的叩响柴扉,熟悉的土味,熟悉的沙粒在楼道里均匀的铺开,看到这,我笑了。
【气候背景】
听楼下超市老板说,这样的沙尘天气要持续到五月底,尽管不是天天这样,但遇上一次也挺难受的。
【老板说】
“为啥这没有多种点树呢?”我问。
“这里到处都是沙子,是种不活树的,需要换土——就是将沙子挖走填上多少米厚得土壤来代替——而实际情况是只是铺了薄薄的一层土便结束了,这不足以让树存活,所以,稍有大风天气就是沙尘弥漫,你刚来,慢慢体会。”老板耐心解释。
【后记】
当晚我只是写下了开篇的第一句话,我不知道这一夜我会经历怎样的故事,此刻,沙尘已经过去,当时凛冽的寒风我也无法再体会,只是有这样一段记忆留了下来。
事情被记录下来,情绪也就过去了,心中的湖面恢复平静,我期待着下一颗石子坠落,透过泛起的涟漪,更好的了解认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