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作家曾写到:“当人40岁之后,满脑子想的,除了钱之外,还是钱。你所看到的,都是你不想去看到的;你所过的生活,都是你未曾预料到的。”
人到中年,满脑愁绪,万般压力。在外,要为了工作而去打拼,哪管遭人白眼,被人耻笑,也只能默默去忍受。在家,望着即将爆发的家庭矛盾,每个人都想尽力去避免,可到头来,依旧是“家衰吵不停”。
生活,很残酷,现实,很扎心。在年轻的时候,总是想改变这个世界,甚至能闯出一番天地,可到头来,世界没有能改变,可自己却被世界所改变了。那尖锐的棱角被磨平了,连人也变得愁绪良多。
有人说:“人到中年,不如狗。”每个人都想活得安心,活得自在,活得潇洒,可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个世界,始终是困苦多于幸福,不然,“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这番话是从哪而来的呢?
当人到了一定年纪,就会慢慢地明白,我们都在适应着生活的变化规律,没有人能跳出这个“圈”。想要活得好,就得从自身入手,从而提升自己的“修为”,提升自己的能力,进而迎来幸福,东山再起。
人到中年,练就自己良好的“心态”
我们常说:“心态决定成败,心态决定生活。”
很多人就会疑惑,为何心态会决定人的生活呢?就是因为每个人的心态,其实就是每个人的所思所想。他所要做的一切,全都由自己的心态去支配。能不能做得好,看心态,是否活得幸福,还是看心态。
一个人,如果他心态阳光自信,那么他看这个世界的眼光也都是“美好”的。可如果这个人的心态“消极”,不管生活变得有多幸福,在他眼里,依旧是“昏暗”的日子。
人,其实很复杂,也很简单,关键是要看你心态的选择。越是拥有好心态的人,越容易活出自己,越容易有出头天。因为他的内心早已达到了一定的境界,那么他也就不会再畏惧外界的风和雨。
有位禅师说:“心不动,万物皆静,心若动,清风拂面。”
人的心态,其实就是人的命。当人到中年的时候,人已然到了一个烦恼的“顶峰”期,想要好好地度过这个“过程”,就该修炼良好的“心态”,让本就不容易的生活,由内到外,变得越来越好。
心若向阳,自然无谓悲伤。
人到中年,有“存钱”的本事
网上有句话:“我只想要两朵花,一朵是“钱花”,一朵是随便花。”
人到中年,烦恼来源于哪里呢?说到底,其实就是钱。有钱,自然万事皆成,没钱,自然万事皆失。有些时候,别说钱不是万能的,在百分之九十九的情况下,钱就是万能的。
就连王尔德都认为,当人年老之时,最重要的,就是金钱了。而生活中的我们,想要迎来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在“金钱”这个问题上下功夫。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只要人有了钱,生活就有了希望。
当人去到一定的年纪,其实就得好好去“存钱”了。懂得存钱的人,他们就算日子再不济,也有钱财傍身,不至于处处受人掣肘,被生活逼到了墙角也没能力去反击。
懂得存钱的人,其实他们就是有远见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要知道,当人去到中年的时期,养家糊口需要钱,替父母养老,为孩子交学费需要钱。不存钱,人连转弯的余地都没有。
不管怎么说,存钱,就是一种对自身生活的保障。只要人有了保障,那么,他也就能安稳工作,安稳过好每一天。
人到中年,好好安顿自己的家
人的归宿在哪?其实就是自己的家。无论人到了哪里,都需要一个温暖的家。因为没有家,人也就只能承受生活的风吹雨打,甚至心无所依,身无所靠,居无定所。
曾听过这样一句话:“人到中年最大的成就,就是有一个安静整洁的家。”
家庭,便是人之来路,更是人之归途。只要家庭整洁幸福,那么这个人的生活也就能越过越好。而只要人的家庭混乱,家人不和谐,无论他赚了多少钱,永远也不会幸福。
为什么现在的人常说自己过得不幸福?其实就是自己的家庭出了问题。想想看,如果自己的家人能全心全意支持自己,你的心也就能感受到莫大的温暖,那么你看到的世界,也就是美好的世界。
人到中年,为了孩子,为了亲情,为了往后余生的安稳,要好好安顿自己的家庭。一个家,便是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倘若自己连这片天地都打理不好,又怎能去成就一番事业呢?
儒家有句名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要懂得“齐家”,之后才能由内转外,从而逆境重生,东山再起。
人到中年,做好生活规划,懂得“积谷防饥”
俗话说:“未雨绸缪,积谷防饥。”
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对于一个中年人来说,他的“远虑”就是他未来的生活,而他的“近忧”则是他当下的日子。想要过得好,懂得事先规划,那就显得很重要了。
有一些人,一辈子都喜欢“临时抱佛脚”。那么他们无论遇到什么事,都只能求助于他人,自己没有能力去解决,活得甚是狼狈。
有一些人,无论当下的生活如何,总是喜欢给自己一点“安全感”。在事情还未发生前,就想好不同的方案,想好不同的应对策略。也就是这样的人,终究能安稳活好一辈子。
人到中年,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孩子,都要有“积谷防饥”的思想。要知道,闲时做来急时用,渴了挖井不现成。只有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地走下去,人才能慢慢地看到希望。
往后余生,无论去到哪个阶段,要给自己留有一点“余地”,给家庭留有一点“余粮”,给后辈留有一些“余钱”。唯有如此,生活才能越过越好,人才能摆脱逐渐地摆脱困境,迎来东山再起的那一天。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