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真的有用吗》第35章诚实的真义

十一月的第一周

“接着是自制的第二种方法!”我对着队长、门后面、还有另一边的土墙大声说。我认为这其实是一次教三堂课的有效方法。队长迫不及待地看着我,看得出他很认真思考所学的观念,其中的道理已经打动他的内心深处,给了他希望,取代之前的质疑。突然,他额头一皱,看得出心中有疑问,我点点头请他直说无妨。

“你上次提到住在山洞里的人。”他缓缓说出口。



我又点点头。

“你说到他无意中发现了善意,这部分我了解,而且对我是很大的激励,但后来我想了想又觉得他对别人好不是因为可以帮助别人,而是因为可以帮助自己。老实说,我总觉得这样不大对。”

我又点头。这是个常见的问题,也是很理所当然的问题。

“有件事你必须先了解,”我说,“这样就能解开你的疑问了。你要知道,问题不在于自己的快乐或别人的快乐,尽管我们的心灵总是这样想事情。如果你真的想要帮助别人达到无上的快乐,如果这是你活着的目的,那么到了最后的最后,你就会发现你只能借着达成自身的快乐才能达成目的,这样你才能回过头教人怎么达到快乐。

“这就是它看似矛盾的地方:除非你是为了别人而追求快乐,不然就无法达成自身的快乐。其中的运作方式就是:你想帮助别人达到快乐,自己就要往快乐的目标努力;想帮助别人,自己就要先达到目标,这样你就有能力实现一开始的希望——把别人一起带进来。”

他抬起头想了一会,然后低头微笑看我。“你的意思是说,”他推论,“除非大家都快乐,不然没有人会快乐;除非有一个人真的快乐,不然大家都不会快乐。”他顿了顿,然后又说:“或者可以说,我们想办法要让全世界快乐时,不能独漏掉自己。”又一次停顿,“因为我们也是全世界的一部分!”他咧嘴露出灿烂的笑容。

“说得很对,”我也笑了,我们又从头开始。“大师说,自制的第二种方法就是永远诚实。”

“这点很好理解。”队长说。那语气像是在说:“告诉你,我几乎从来不说谎。”

我若有所思地盯着他。“我们大部分的人,”我放慢速度,“都觉得要求自己在各方面自制,就不会做出太糟糕的事。

“不过,社会上要求的自制,也就是人与人之间自我克制以避免这个世界随时陷入一团混乱,这跟我们希望自己创造的种子产生巨大改变所要锻炼的自制,两者的程度有一定的差距。

“想想‘要一头牛把它视为食物的竹棍看成一枝笔,尤其笔的存在和功能几乎完全超出它的理解,是多么困难的任务’。这样你就能体会我们为了在心灵种下强大到足以改变我们身心、使我们成为天使般的纯粹存在的种子,又是多么艰巨的工程。这虽然可能,但十分困难。我们为了自制所做的努力,必须成为内在持续吟唱的一首歌,是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吟唱的一首歌。

“而诚实这件事,不要经常口无遮拦地说谎还不够。这我们都能做到,光是这样还不足以改变现实。对我们来说,要更加深入才能算诚实。古书上说,这就表示要竭力——就在说话的这一刻——不在听者的心灵留下分毫错误的印象。

“当我们说完要说的话之后,听者脑中的画面,要跟我们自己脑中对该事物的画面尽可能吻合。两边的画面越是吻合,就越接近诚实,任何在两者之间刻意创造的差距都是说谎。这样的谎足以使我们永远看不到某人走进我们的生命,为我们解释瑜伽运作的法则。”

队长微微皱眉,两眼盯着桌子,然后又转去看座位周围一堆堆的报告(现在比较整齐了)。

“这比不说谎要难很多……”他说。

“不会,这才是不说谎的真义。”我说。

“对,”他慢慢地说,“我想……你说得对,要理解这点不是很困难。”他又想了一会。“不过要达到并维持这种程度的诚实非常困难。”他坦承。

“一开始,”我承认,“不过,人有趣的地方就在这里。只要愿意尝试,无论什么事我们都能习惯。先从小处开始,持之以恒,然后慢慢累积。我们都可以想象一个社会把这种诚实的境界当作生活的规范,因为他们从小就接受这样的训练,整个文化都支持、期望并奖励这种彻底的诚实。到最后这就会成为一种习惯,就跟其他事情一样。如果想想这会带来的好处,比方摆脱衰老甚至死亡的影响,那么我们绝对有足够的动机愿意相信只要尝试就能做到。”

我感觉得到队长仍然认为这是个艰巨的工程,尤其我们所属的文化都不可能鼓励我们尝试这种诚实的新境界,因此我决定先告诉他做笔记的事。

“有个方法可以做到,”我说,“这个方法已经流传好几千年。在古代,甚至早在纸发明之前,想要恪遵不同自制方法的人会用不同方式提醒自己,比方去河边捡一些大小适中的鹅卵石,一半是白色,一半是黑色,不用太大,大概豌豆大小就可以。

“他们会把鹅卵石放在一个小袋子里,随身带着,另外再带一个更小的袋子。当他们发现自己说了小谎,就马上从大袋子里拿出一颗黑石子,放进小袋子。

“相反的,如果他们做了一件维护生命的事,比方教人怎么做瑜伽或其他好事,他们就会停下来拿出一颗白石子,跟刚刚的黑石子放在一起。到了一天的尾声,他们会把小袋子里的石头全部倒出来,数一数白石子和黑石子各有几颗,看看自己是进步还是退步,是否在心灵撒下好种子。

“现在我们只要在口袋里随时带着一本小笔记本就行了,一天拿出来三次,比方三餐饭前,记下我们前几个钟头种下的好种子和坏种子。古代的瑜伽大师都一日六次,晚上睡前再检查清单,看看自己的表现,为白种子欣喜,为黑种子沉思。当他们躺下睡觉时,会在心中计划明早醒来要怎么让自己更进步。

“因为光是看书还不够,虽然书上说如果你有伤害别人或说谎的习惯,瑜伽就无法发挥效用,连对上级说些善意的小谎也算在内。你需要一套可以日复一日、从早到晚遵循的系统,才能得到真正的成效。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笔记’。今天就可以开始,每天至少在睡前回顾一次今天的表现,好的、坏的都要。用我们会陆续说到的自制的五个方法自我检视,记下每种方法的最佳和最坏表现,检讨那天发生的具体的、细微的、真实的事件。睡前计划明天要如何改进。”

队长点点头,十足军人的点头,我知道他听懂了,也打算尝试看看。但他好像有点分心,目光一直飘向一堆堆的报告。

最后他说:“你刚刚说到一件事,你说‘对上级说些善意的小谎’,我有个问题。因为……假设上级交给你的小任务出了点差错,但你知道再过一两天你说不定就会解决问题,不会有人发现。可是上级偏偏挑这个时候来访,问你负责的任务有没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你明知道说实话会惹上级生气,难道……说些善意的小谎不会比较好吗?”

他怯懦地抬头看我,我噘起嘴,露出失望的表情,就像卡特琳以前一样。

“队长,我非常惊讶你这么问。你当然不会想说谎,即使是‘善意的小谎’。你来说说看为什么。”

队长把玩了一下笔,试图逃避明显的答案。接着,墙壁另一边响起模糊的叫喊声,声音是从牢房后方传来的。

“没用的!”

“闭嘴,布苏库!”中士脱口而出,声音听起来好像他的耳朵还贴在门上。

“文化的缺陷!”布苏库又喊。

“布苏库!”中士大叫。

“文明的弊病!”布苏库吼。中士拿起木棍狠狠敲了地面三下,周围总算归于寂静。

队长红了脸,但又露出微笑。“他说得没错,”队长低声说,“布苏库说得没错。如果我们说的都是真的,那么跟上级说实话就不可能导致他对我生气。就像说谎和拿到额外的钱,两件事可能接连发生,所以看起来像是说谎带来了额外的收入,但事实上坏种子不可能带来好结果,好比刺藤的种子不会长成葡萄藤。

“所以这里也一样。好种子绝不会带来坏结果,换句话说,说实话绝不会让上级对你生气。布苏库的意思是说,说谎不会带来你要的结果,即使是善意的小谎。说谎不会每次都带来你要的结果,这就证明如果上级没对我生气,并不是因为我对他说了善意的谎言。

“甚至连‘善意的谎言’这个概念、这个字眼本身,都只是我们文化的漏洞、我们整个文化联手犯下的错误。布苏库说得很对,那甚至是整个文明一而再、再而三犯下的错误。如果我想得没错,就是这一类错误概念的种子,到头来扼杀了文明,就好比伤害别人的行为在我们的内脉中造成阻塞的结,使人衰老、死亡。”

我骄傲地看着我的学生,他说话越来越像卡特琳了。“之后你会发现,”我说,“坚持对人彻底坦诚,长此以往确实能带来你要的结果,而且没有例外。你会发现这么做会创造一个不断上升的回旋,你的上级、同事和家人会越来越看重、尊敬你所说的每句话。当你实话实说时,那些导致别人对你生气的旧种子终究会受到排挤,消失无踪。”

“你说到一个重点,”队长插嘴,“有没有方法可以像这样逮到坏种子,在长成讨厌的东西之前摆脱它们?”

“以后再说!”我绽放微笑,这个问题问得再好不过。“诚实还有最后一个重点,说完我们就来练习瑜伽。”队长做了个鬼脸,就像每个想偷懒却希望破灭的学生。

“你现在也开始教人瑜伽,所以一定要知道什么是力量最强大的诚实。那就是:传授瑜伽知识,尤其在传授瑜伽阐述的强大世界观时,一定要按照你所学的教给别人,绝不能把自认为正确的概念加进去,也不要漏掉已经成为传统的重要概念。

“因为大师的撰述、他透过书写传达的概念,就像一名神医医治中了蛇毒的患者时记下的指示。这些指示都出自瑜伽大师之手,而且确实有用。

“但假设你或我、甚至是受过一定训练也心怀善意的人,在传授瑜伽的过程中加进不必要的指示,甚至删掉必要的指示,最后就会演变成……你知道小孩聚在一起会玩一种游戏:大家坐成一排,第一个人对着第二个人的耳朵小声说话,以此类推,直到把话传到第十个人为止。最后一个小孩要大声说出他听到的话,每次都很爆笑,因为最后一个小孩跟第一个小孩说的话常常完全不同。

“但大师的指示可就不是在闹着玩了。这些指示都有实际的效用,这是大师的原意,也是他当时写下来的目的。如果我们不高度忠于大师的指示,反而擅自更改,甚至大肆宣扬自己未必真实的经验,我们就是在对着下一个小孩小声说出失真的话。如果听的那人傻傻照着做,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那么这些指示总有一天会越变越离谱,最后再也无法发挥效用。

“那个中了蛇毒的人,换句话说,那些奋力对抗死神的无数人,他们会尝试照着收到的指示去做,然而那些指示却再也无法发挥效用。这类种子大概是最可怕的种子,我们应该不计代价努力避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