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抗战精神 汲取奋进力量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站在2025年的历史坐标上回望,那场历时14年的伟大抗战,如一座不朽的丰碑,铭刻着中华民族的苦难与辉煌,更淬炼出伟大的抗战精神,成为我们不断奋进的力量源泉。

伟大抗战精神,核心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从“九一八”事变的第一声枪响,到“八一五”日本投降的欢呼,中华儿女不分老幼,地无分南北,共赴国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抵御外敌的钢铁长城。赵一曼面对日军严刑逼供,誓死捍卫党的秘密;狼牙山五壮士打完最后一颗子弹,毅然跳崖。他们用生命诠释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这种情怀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倒的精神支柱。

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是伟大抗战精神的灵魂。在敌强我弱的艰难处境下,中国军民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坚守着民族尊严。杨靖宇将军在冰天雪地中与敌人周旋,直至壮烈牺牲,他胃中仅存的草根棉絮,是对民族气节最生动的诠释。这种气节,让中华民族在最黑暗的时刻,依然保有对光明的希望。

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是伟大抗战精神的精髓。无论是淞沪会战中“八百壮士”的英勇坚守,还是台儿庄战役中的浴血奋战,中国军人以无畏的勇气和顽强的斗志,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本色。这种英雄气概,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毫不退缩,勇往直前。

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是伟大抗战精神的根本。《论持久战》为迷茫中的国人拨开战争迷雾,锚定必胜航向。在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里,中国人民始终坚信正义必胜、和平必胜,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这种信念,是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动力。抗战精神不仅属于历史,更属于未来。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数百万驻村干部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信念,让近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在科技攻关前沿,科研团队突破“卡脖子”技术,延续着“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面对新冠疫情,无数医护人员白衣执甲、逆行出征,诠释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更应成为抗战精神的传承者和践行者。我们要深入学习抗战历史,将伟大抗战精神融入血脉,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在工作中,勇于担当、敢于作为,面对困难不退缩、不畏惧;在生活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定理想信念,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历史长河奔涌向前,精神火炬代代相传。让我们铭记历史,赓续伟大抗战精神,汲取奋进力量,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先烈的崭新篇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