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当地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全民族抗战由此爆发。一场决定中华民族命运的殊死大搏斗拉开帷幕……2023年7月7日是全民族抗战爆发86周年纪念日,回首86载峥嵘,中华民族从苦难中走来,更在苦难中雄起!四万万中国人民在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进程中孕育出伟大的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实践证明,无论从过去的艰苦抗战还是到后来的抗洪抗震、防非典战新冠……实践证明,中国人民都能一次次地爬坡过坎取得胜利,靠的就是伟大的抗战精神,它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各种安全挑战层出不穷,从历史与苦难中走来的我们,更明白和平与发展机遇的可贵,更懂得越是艰难险阻,越要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共克时艰。要读懂伟大抗战精神的内涵,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需要广大青年干部厚植爱国情怀、发扬斗争精神、坚定必胜信念,为中华崛起和民族复兴不懈奋斗。
理想铸魂,厚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爱国情怀。爱国之心,实为一国之命脉。理想信念之火炬,是历史长河中无数仁人志士奋勇向前、克难制胜的不竭动力。从英勇跳崖的狼牙山五壮士,到忍饥受冻孤身战斗至死的杨靖宇:从“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赵一曼到“巾帼从戎志,流芳牡丹江”的八女投江……抗日战争中无数仁人志士,以生命赴使命,用热血铸忠诚,视死如归,以身殉国,为中华民族赢得最终胜利。“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新时代青年干部要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和为人民服务的立场上,树牢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时时补足理想信念之“钙”,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扛起投身民族复兴的光荣使命。
本领提能,发扬"三千越甲可吞吴"的斗争精神。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英勇斗争史。至抗战结束,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对日作战12.5万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人,其中日军52.7万人。创立了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和运动战等多种打法。中国之所以能够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不断增强斗争本领,发扬斗争精神是关键。“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涌现出了钟南山、李兰娟甚至无数“90”后、“00”后等伟大的"逆行者",他们的无畏勇毅挺身而出,就是对伟大抗战精神最好的诠释和传续。新时代青年干部既要继承和发扬先辈意志,更要善于在复杂严峻的环境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锻造出能斗善斗会斗的本领,才能更有底气地增强开路架桥勇气、披荆斩棘的干劲、一往无前的魄力。
铭史强根,坚定"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必胜信念。“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民伤亡多达3500万人,他们以同仇敌忾、浴血奋战、万众一心、团结奋斗的磅礴伟力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铸就了伟大的抗战精神。铭史承志,方能砥砺前行。当前,我们正处于世界未有之大变局,最需要的就是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前行力量,坚定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新时代青年干部要保持政治定力,把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定信心,凝聚成为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强大精神力量。
筚路蓝缕,矢志奋斗,全民族抗战爆发到现在已过去 86载,英烈逝,丰碑在,精神存!而今,新时代青年干部要着眼于新的历史方位、新的使命任务、新的战略环境、新的时代要求,在新的历史特点下去最大程度地发挥伟大抗战精神的力量,要坚定理想信念,胸怀“国之大者”,练就过硬本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铭记峥嵘历史,汲取必胜信念,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奋力走好新时代的新征程,为中华崛起和民族复兴不懈奋斗,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