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下剂适用里热积滞实证。症见大便秘结、腹部胀满疼痛,甚或潮热、舌苔厚、脉实等。
常用寒下药多为大黄、芒硝等。由于里热积滞影响胃肠气机,易导致气滞血瘀,故方剂中多配伍行气活血之品。
〔大承气汤〕
《伤寒论》
大承气汤用芒硝,大黄枳实厚朴饶,去硝名曰小承气,调胃承气硝黄草。
大黄12g,厚朴24g,枳实12g,芒硝9g。先煎枳实厚朴,后下大黄,最后芒硝溶服。
功用:峻下热积。
主治:1、阳明腑实证。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按之硬,甚或潮热谵(zhan)语,手足濈(ji)然汗出,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痞满燥实)
2、热结旁流证。下利(泄泻)清水,热纯青、气臭秽,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口干舌燥,脉滑实。
3、里实热证而见热厥、痉病、发狂者。
上述三者证虽不同,病机相同,皆因邪热积滞,阻于肠道所致,故用峻下热结之法。
方解:大黄泻热解毒,攻积通便,涤荡肠道邪热积滞,为君药。
芒硝润燥通便,与大黄协同作用,为臣药。
积滞内阻,腑气不通,故重用厚朴为君,行气消除胀满。
枳实破气散结,助厚朴消除痞满。
全方泻下行气并重,相辅相成,以顺承胃肠之气下行的特点,故名“大承气汤”。
本方为阳明腑实证代表方,也是峻下热结的基础方。
相关组方:
〔小承气汤〕
大黄12g,厚朴6g,枳实9g。
功用:轻下热结。
主治:阳明腑实证。谵语,便秘,潮热,胸腹痞满,舌苔老黄,脉滑数。或痢疾初起,腹中胀痛,里急后重(有便意却无法排出或只排出少量)等。
〔调胃承气汤〕
大黄12g,炙甘草6g,芒硝12g。
功用:缓下热结。
主治:阳明病,胃肠燥热证。大便不通,口渴心烦,蒸蒸发热,或腹中胀满,舌苔黄,脉滑数。
三承气汤是寒下法的代表方剂,大承气汤针对痞、满、燥、实四症;小承气汤针对痞、满、实三症;调胃承气汤针对燥、实两证。
〔大陷胸汤〕
大陷胸汤用硝黄,甘遂一克效力强。擅疗热实结胸证,泻热逐水效专长。
大黄10g,芒硝10g,甘遂1g。(水煎大黄后,融入芒硝,冲服甘遂末)
功用:泻热逐水。
主治:大结胸证。心下疼痛拒按,按之硬,或心下至小腹硬满疼痛,痛不可近,日晡潮热,或气短烦躁,舌上燥而渴,脉沉紧,按之有力。
方解:大结胸证为太阳病误治,邪热内陷、水热互结而来。
方以甘遂为君,泄热散结,峻下逐水。
辅以大黄涤荡胸腹之热。芒硝泻热通滞,润燥软坚。
本方为大结胸证,水热互结代表方。
相关组方:
〔大陷胸丸〕
大黄15g,葶苈子15g,芒硝15g,杏仁15g,成丸。甘遂1g,白蜜水煮之送服。
主治:结胸证。胸中硬满而痛,项强(通僵,僵硬意)如柔痉(抽搐而有汗)。
大陷胸丸针对项强如柔痉,因邪结部位偏上,故在大陷胸汤基础上,加葶苈子、杏仁以泻肺,改汤剂为丸,白蜜煎服,取缓攻之意。
〔大黄牡丹汤〕
《金匮要略》
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芒硝襄,肠痈初起腹按痛,苔黄脉数服之康。
大黄12g,牡丹皮3g,桃仁9g,冬瓜仁30g,芒硝9g。
功用:泻热破瘀,散结消肿。
主治:肠痈初起,湿热瘀滞证。右下腹痛拒按,或右足屈伸痛甚,甚则局部肿痞,小便自调(小便正常),或时时发热,自汗恶寒,舌苔薄腻而黄,脉滑数。
方解:大黄苦寒攻下,泻热逐瘀,涤荡肠中湿热瘀毒。桃仁活血化瘀,润肠通便,与大黄共为君药。
芒硝泻热导滞,软散肠中坚结。
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共为臣药。
冬瓜仁清肠利湿,排脓散结为佐。
本方泻下、清热、利湿、活血合用,使湿热瘀毒从肠道祛除,为湿热瘀滞,肠痈初起常用方。
热毒重者加蒲公英、金银花、败酱草以加强清热解毒;血瘀严重加赤芍、乳香、没(mo)药以活血祛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