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写作之路一直很曲折,数次捡起来又放下,再捡起来再放下,2016年初就开通了公众号,开始是转载别人的文章,后来又开始写自己的原创,当时计划是一周一篇,开始很有热情,可是没多久热情就冷却下来,因为积累太少,没有持续输出的能力,所以就放下了。2017年3月份,收到辉哥的影响,重新又开始更新,其中一篇文章还被大号转载了,粉丝也增加了100来人,但很快,又停更了,因为又没了素材,思考深度也不够,对写作也开始变得恐惧,实在不知道写什么,每次坐到电脑前,脑子就像干涸的土地一样,荒芜一片。
直到10月份,又和几位线上的小伙伴组了日更队,这次抛开了所有顾虑,写什么,写得如何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培养自己的写作习惯。
到现在坚持了也有快3个月的时间了,我也渐渐认清了一个现实,那些粉丝几百万的写作者从不是从零开始的,他们在进行自媒体写作之前就有很深的积累,在自己的领域内早已是牛人了,所以能够快速发展为大号。而像我这样的普通人要走写作之路是很难的,因为我学历平平,工作平平,毕业之后又稀里糊涂地混了十年日子,毫无积累,没有文化积淀,也没有出众的文采,思维和见识也远远不够,想要走写作这条路几乎是不可能的。
那么普通人写作的意义何在呢?最近读了村上春树的《我的职业是小说家》和季羡林大师的《清华园日记》,似乎也找到了一些答案。
1、坚持记录这件事本身就有意义
季羡林大师的《清华园日记》是1932年—1934年在清华大学求学时所记的日记,先生在写这些日记的也并没有抱有什么明确的目的,只是随意记录自己的日常生活和所思所想,所以,日记的内容和措辞都很随意,无非是上课、读书、考试、打球、探亲、访友这些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先生在日记中就说“倘若不记,这一天也实在没有什么可记,记起来又觉很单调,真没办法。无已,还是记罢”。最短的日记只有3个字:在清华。然而七十多年以后,先生给这本书的排印稿做校对时,在后记中写道:“我仿佛又找到了久已失去的七十年前的我,又在清华园生活了几年。苏东坡词‘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难道这就是“再少吗?”
许多年以后,当我们年老时,翻看我们写过的东西,也许就是这种感觉吧,仿佛又回到了当年,把过去的经历又经历了一遍,这记录就是我们的“编年史”。
2、写作是自我梳理的过程,写作让我们看到更真实的自己
《写出我心》这本书里谈到了一种写作方法,定时写作,也就是规定一个时间段,比如30分钟,拿出纸和笔,在这个时段内不停写,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不要关注标点、逻辑和文法的错误,知直到写够30分钟,这种写法可以让我们看到潜意识里那个自我。而季先生在《清华园日记》里也说:“现在总觉得,一切事情都可以不去做,但却不能不写文章。我并不以为我的文章是千古伟业,藏之名山,传之其人,只不过我觉得这比一切都有聊,都更真实而已。”
写作过程就是一个梳理自己,对自己的感受、思维和想法进行再加工和创作的过程,如同村上春树在《我的职业是小说家》中所说,“一切创作行为中或多或少都包含着修正自我的意图。”
3、写作是一个疏导情绪,平复心情的过程
公众号《改变自己》的主创之一辉哥,曾在他的个人公众号中写过一篇文章叫做《说句心里话》,这篇文章就是他自说自话的过程,他曾透露写这篇文章的那天他心情很不好,特别生气,想写文章又不知道该写什么,于是就想随便写写,发发牢骚,结果写到一半的时候他发现自己不那么生气了,心情平静了很多,等文章写完了,他的气也完全消了。
这样的经历和感受我同样也有体会,我有一个专门的本子,就是用来自由写作的,每当有强烈的情绪要表达,我就会用笔在本上自由写作,把想说的话全都写下来,那感觉就如同挣脱重重枷锁,越来越轻松,越来越自由,写完之后,心情完全平复,酣畅淋漓。
刚看到东野圭吾的一句话:放弃不难,但坚持一定很酷。找到写作的意义和乐趣,透过写作审视自己,照见更真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