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还是那样沉郁的厚重。清瘦的弯月已经枕着云的丝绒睡去,星星也眨着困倦的眼睛迷离。只有启明星中气十足的高挂在东方,指引着即将到来的黎明。
如秀一如即往的早起,每日凌晨的四点都是她当下打坐念经的不变时光。
檀香袅袅,梵音悠悠,青灯古佛中便是一生一世的忏悔…
还是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刚刚改革开放的初期,人们的头脑中刚刚开始有了那么一点点的经济意识。头脑灵活的聪明人开始琢磨点子如何赚钱。毕竟大家都没有什么可借鉴的经验,只要肯干肯钻研,最后都会有所收获。
如秀是幸运的。她的家虽然是农村,但是因为紧紧毗邻着闹市,理所应当的第一批被转作城镇户口。那时的城市生活是多少人向往梦寐的呀。
她更是聪明的。从小她就心灵手巧,初中毕业后她虽然待工在家,却一刻也没闲着。她自学了服装设计,经她的巧手缝制的服装都可以到T台走秀了。
她制作的服饰越来越多,名气越来越大。理所应当的开了自己的第一间:秀工作室。
生意好的出乎意料,很多时候客人多到招呼不过来忙到饭也没时间吃。
钱是赚到了,可是人也实在太辛苦。
无意当中的一次服装设计展上,她看到了更大的商机:开一个自己的服装厂,把自己原创的设计流程化规模化,打造自己的一片天地来。
她的想法得到父母及家人全力的支持,说干就干。
租厂房,订机器,招工人,聘师傅…一切都在忙碌有序中进行着。
工厂开起来了,她也慢慢完成了从一个生产者到一个管理者转变。从一个简单羞涩的小女孩,变成了一个雷厉风行说一不二的女强人。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转眼如秀也到了该谈婚论嫁的年纪了。
这般出色的女孩子,自然是媒人挤破了门。所谓的门当户对,所谓的富贾豪门,所谓的倜傥少年,竟是一个也入不了她的法眼。
她的心里已经悄悄住进了一个人—那个叫做杨明的性格内向老实腼腆的男孩子。
杨明是她工厂的技术员。从筹备工厂辛苦的日日夜夜,到工厂走上正轨的季节的更替,他们一起走过了寒来暑往,也一起迎来了黎明朝霞。
年轻的心已经走的很近,但是却从没有倾诉过心事与爱恋。
在他的心中如秀就是高高在上的女神,值得钦敬值得衷情,却又怕会亵渎她的美好而不敢表达。
只是这爱的火种一旦燎原就是熊熊大火,再难扑灭。被心中的真情激荡,伟大与卑微交织错落,理智无法压抑心湖的滔天巨浪。终于他在又一个加班的不眠之夜为自己争取一次爱的机会。
一切来的都是那样的突然却又必然,没有轰轰烈烈,只有日久生情。也许爱就应该这样朴素真诚,才会永恒长久吧。
父母原本是不赞同的,毕竟他的家是更加偏远的山区,自然无法跟那些门第登对的相比。
不过,既然女儿感觉幸福,杨明又老实本份,作为父母那是一定会一百万分的祝福。
婚后的生活就像一首叙事诗,平静淡泊娓娓道来。夫妇一心,其利断金。
工厂被二人打理的井井有条,风生水起。小家庭因为两个女儿的降生也欢乐无限,其乐融融。
所有的一切都那样平淡,那样美好,日复一日的悠然而过。
女儿开始读书了,工厂的规模也扩大了。
她又有了自己更加宏伟的计划:在市里开几十家自己的品牌服装店。
一向默默支持的杨明此时更是坚决拥护老婆大人的伟大计划。因为他知道如秀的才能,相信她对市场的敏锐独到的感知。
工厂完全交给杨明去打理,毕竟经过这么多年的管理经营即使离开她也应该一切都顺利运转了。
她要做的是把自己的计划一步步变为现实,只有忙忙碌碌她才觉得真实充盈。
一切都按预想中的前行,一个店,两个店,三个店…店在不停的开,她也在店面与工地间奔波。在家陪家人的时间越来越少,女儿们都开始提意见了:爸爸,妈妈老是忙,都见不到人,是不是不爱我们了。
一个人静静的长长的与自己对话:…事业重要,家人更重要。
决定慢下来的如秀回首才觉得,不仅仅是对孩子们疏忽,就连同在一个屋檐下的夫妻也好久没有交流过了。
下午她早早的关店,直接去工厂接老公晚上一起吃饭。恰好他不在办公室,传达室大爷送来一份快递文件。
瞄了一眼地址感觉有些陌生,来自江苏某市。什么时候有江苏的客户了,看来这老公做的不错,都把业务做到省外了。
连想都没想她自然的把文件袋打开,却掉出一封信来。粉色的信纸折成了千纸鹤的模样。
“这客户真有意思,寄个文件还这么浪漫,肯定是个女孩子。”她在心里调笑着。
一行娟秀的小字首先映入眼帘:亲爱的明,我好想你。自别后我夜夜不能安寐,枕上都是你的气息,却不能依偎在你的怀抱…
当她如五雷轰顶般看完了那封沁透了暧昧欲念思念的信笺,头脑都是懵懵的。
她理不清楚这是怎么回事,难道那个一直对她说忠于他们的爱情,老实醇厚的老公背叛了她?背叛了他们的婚姻,他们的承诺与誓言?
使劲的甩甩头发,还是甩不走那些刺心的字眼,她看见有什么东西在风中破碎零落飘散…
原本想着撕成碎片的信纸被她重新折叠,她要当面求证这是怎么回事。是不是有人故意的恶作剧。
她不动声色的等他回来,一起接了孩子吃饭游玩。她在努力的掩饰着自己,却越来越感觉到了窒息。夜深了,孩子睡了。她按压住怒火,把信笺摔在他的脸上:解释一下吧。
瞬间他的脸色就变得窘迫尴尬还有丝丝愧疚。噗通,他跪在了她的面前:“老婆,不是这样的。我是喝多了酒什么都不知道了。我们之间没什么,相信我。”
“喝了酒就可以乱性了?没什么人家会给你写这样的信过来?鬼才相信你说的。你们真是让我恶心。”
“老婆你相信我,我们这么多年的夫妻了你还不了解我吗?”
“确实,我就是太相信你了。人家说相信男人,母猪都会上树了。我们既然没感情了,就离婚吧。”
“我错了,老婆。可是我们真的没什么呀,看在孩子的面上不要说离婚。你要不信我给你写保证书。”
是呀,孩子,多么可爱的宝贝呀,阳光下的花朵一样的灿烂美丽。
她不说话,也不睡,也无泪,心乱如麻,难以自抑的颤抖。不要听信爱情里那么美好的话,听了也不要当真。
日子应该还要继续下去吧,他说他一定不会背叛,他说他被人陷害。而且也写了保证书,这一生为了孩子为了她不会离婚,不会离家,只是没有保证精神不离开。
其实对她来说,已经是无法弥合的裂痕,无法愈合的创伤了。她跟他注定不能再回到从前了。
确实,为了孩子他们变得小心翼翼,抽出时间就陪伴,能不应酬就不去应酬。似乎这个家庭是那样的幸福,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只有她深深的感觉到冬天寒冷的气息,时时令她颤栗。
最大的安慰就是一对女儿非常出色,学习好素质高,每每总是拿一堆的奖状奖杯回来。只有这时她才会开心一笑,毕竟自己没有白白的煎熬。
事业也是她最强的支撑。虽然放缓了开店速度,但是每一个店面的生意都经营的红红火火,人气旺盛。有时她也在想:是不是自己太强了,给老公太多的压迫感。她也试着原谅,毕竟今后的岁月还是那样的漫长。
时光如白驹过隙,当年的青春年少转眼间就人到中年。都说时间是治愈一切心灵创伤的良药,确实如此。
很多的事随着时间慢慢的转淡,甚至遗忘了。他们好像又回到了从前相互扶持相互信赖的日子。
一天大姐突然到访:“秀如,杨明的事你知道吗?”
“什么事呀?”看她一脸懵懵的样子,大姐生气的说:“走,我带你去一个地方,你看了就知道了。你不管做什么决定,我们大家都支持你。”
她的心一下就沉到了谷底,一个家庭除了第三者插足还有什么更大的事?
这些年他不是说改了吗?又会有什么离谱的事发生?而且还被大姐撞倒?
跟着大姐一路来到城郊一处僻静的院子,院门口停的可不就是杨明的车。这是一处简淡的院落,篱笆墙上爬满了粉色白色的蔷薇,花开的正好,有风吹过都是细细的花香。
真会找浪漫呀。正这时一个曼妙高挑年轻的身影出现在门口,还一边娇嗔的冲屋里喊:“老公,你快点出来嘛,你跟我一起来采花泡茶呀。”
那声音嗲的令人鸡皮疙瘩掉一地。仿佛执拗不过这娇滴滴的小女子,杨明应和着从屋子走出来。
上一秒还在幻想着是别人借了他的车,这一刻就给她的脸上打了重重一记耳光。
实在看不下去这你侬我侬了,如秀不加思索的破门而入。一个响亮的耳光就甩在杨明还在错愕中的脸上。
那个被惊呆的妹子自然也不能幸免,被大姐狂扇了几个耳光后醒悟过来,二人打做了一团。
如秀冲进屋内,看着一应俱全的家具,看来这是要过日子的节奏呀。怒火在胸中熊熊燃烧,令她失去思考,失去理智,拿起茶几的火机引燃了床上的用品。一把火如果可以烧掉她心中的屈辱,愤怒,悲痛,就让它烧吧,烧吧…
那一夜她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心情,只觉得心在滴血,在撕裂,在枯萎。空气也是稀薄的,令人窒息,令人无法呼吸。闹已经闹过了,她无力再说一句话,坐在那里就是一具空壳,空洞无物。
杨明这次没有回避,既然抓住了现形,巧辩也是无益。
他说那个女孩子也很可怜。她出生在东北,从小父母双亡跟着叔叔长大。因为婶娘的不待见她只读完初中就辍学打工了。
在她二十岁的时候遇到了他的老公,没有登记他们就同居在一起。因为年轻不懂得保护自己,在流产过两次后,想再要孩子时却再也没有如愿。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流产时伤了子宫,从此后她无缘做一个母亲了。婆婆开始指桑骂槐的谩骂,逼迫他们分开。
见老公也无语为她辩驳,她只好跟人背井离乡来到这座城市打工。到了这里才知道,所谓的打工其实就是在歌舞厅做陪酒小姐。
他们就是在那里认识,后来熟悉了他觉得这个女孩可怜可爱,于是就给她在外面租房子。原本没什么想法,但是她因为感恩,一心认定了他。
再后来他发觉他也爱上了她的温婉多情纤柔,越来越吸引越来越无法离开。
至此如秀的心已经凉透,继续维持这支离破碎,同床异梦的婚姻对她来说太不公平。连夜写了离婚协议书让他签字,却被他撕碎,他说打死也不离婚。好吧,那就法庭见吧。却不想却被他做法官的好哥们给半路截留回来。
他给她,给她的家人下跪,甚至于在法院门口大庭广众下给她下跪,就是不肯离婚。几年的时间折腾下来,她递过多少次状子,都被他成功拦截下来。
几年的时间她也跟踪打砸了几次他们的租住地。只是,他们的生活就如同一个怪圈,走也走不出,停也停不下。时间久了,连自己都觉得疲惫不堪,懒于改变了。
直到那一日她出门散心,机缘使然她走进来一处寺庙。在那梵音袅袅檀香悠悠中,在那庄严肃穆的大殿里,在佛陀慈悲怜惜的注视下,她恍若找了心灵的家园。她匍匐在地,涕泪满面,心慈空明,红尘皆忘却。
佛说,红颜白骨皆是虚妄,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有些遇到原本就是来为了了结一段前世的孽与缘。讨债还债,报恩报仇,不过是一份了结。这世间,原本就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与恨。
人生百年,聚散有定,名利荣华,也不过是过眼烟云。
看透了,顿悟了,也就心定了。所有的荣枯爱憎不由自主,唯平淡是真。
走了半世,才明白多少人事往来,匆匆而过,即使错过也是注定。
抛开俗尘凡事,她皈依佛门。
一个人行走,素颜修行,淡然处事,静泊清欢,到底出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