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 一 两 事
最近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总是在同时呈现需要在一个时间点做不同的事情。
比如:想写字时感觉肚子很饿了,想跑步时身体又想静下来,想看书也想同时码字。有时候是两种感觉同等的强烈,人的分裂和选择困难症是不太好的体验。
总说循序渐进就好,尽量的去规格好不同的事情。就成了这样一个习惯,习惯在路上,在车上,思考问题,思索文案。会因为低头走路而漠视在身边的熟人,也会因低头码字而错过地铁站……
有时候突然想起哪个细节,哪次课程的编排就需要急切的去看书,临时抱佛脚也未尝不可呢,反正通过练习也会深入的体验到。这样的时候总是不多的,多数时是杂七杂八的思索加领悟,其实就是想形成自己的风格。毕竟做一件大家有认可的事情是需要持续的有价值的努力输出的。
说到工作的事情,工作的事情大约是贯穿生活的重心了。除了提升价值,充实内心,更高成阶的圆满人生。本质上是对学以扎实,用与社会的服务和推进,来提取金钱价值的表现吧。
没有工作人会焦虑空虚,有闲就会想太多会迷惑。焦虑来自生活的紧迫,再加上现在到处贩卖的焦虑感,更让人容易急切乱投医。于是,网络上利用招聘打擦边球的机构和公司就多了起来。
有一个电话,说是猎头公司的,问,有兴趣去哪种企业公司,工种是现在紧缺人才,全国需求量大,薪资同类行业中高。总之,就是,这类工种好找工作,薪资高,还级别高。幸福感强。以前,猎头公司是专为企业招聘高端人才的起点。市场一直在变化,对人才的需求也随应的变快。于是,大家都开始边工作,边学习,或者为了提升自己去赋能,为转行停下来去学习新知识。学习永远是不可替代不容落伍的事情,是积极上进很美好的事情。这个时候的猎头公司就变身的和培训机构一体,大约是先培训在上岗。本来这也无可厚非,事情的关键点就是在,任何事情以有告知他人具体知情的义务,以先及他人,显诚信的态度,对方的接受度才会提高吧?第二个猫腻点就是学习时所签的合同上,需要逐子逐句看清,要不然,你不清楚自己签的是培训的就业的?还是贷款的?就是可能你不知道自己是在和哪个公司签的合同?机构或者金融?
现在还遇到另一种诱人方式,对方有非常优越的资本,人具有才情,或体贴,或深情,总想着能和你交朋友,并表示这个朋友很难能可贵,一般人我不交,看似洒脱随性有共鸣,有格调。这还不算,等知道你的工作后,会表现的挺想大力支持的样子,并且做出相应的动作。当然,支持会因为客观的原因没能办成,但是这之间的情义是一定会打动你的,稍不留心就被带节奏了。至于被带节奏后到哪个漩涡就不知道了。
这些打擦边球的公司和个人,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不可忽略,不知道是因为现在我们对他人要求放低了,还是社会对规则的模糊区域放宽了。其实,还是要我们保持对自身要求的提高,守己才能侓及他人。
总是严于侓己,宽厚他人也会助长某些风气。建议没事多看看《论语》,多读几遍,学习为人的根本,学习生存之道才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