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讲的到底是什么?

​01

《论语》的历史地位


有句话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论语》为什么能治天下,这还得从历史说起。


《论语》记录的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孔子诞生于春秋末期,而《论语》成书于战国初期,可以说《论语》是名副其实的春秋战国时期的一部著作。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儒家只是其中一支,可以说当时的影响力还很有限。


到了秦始皇时期,秦始皇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四分五裂的状态,统一了中国。

但是秦始皇还干了另外一件事情——焚书坑儒。

这个时候,儒家被打到了谷底。


但是还好,这个时期没有持续多久,大概80年之后,到了汉朝,汉朝诞生了一位杰出的皇帝——汉武帝。

汉武帝身边有很多人才,比如李广、卫青、霍去病、张骞、苏武、东方朔。

还有一位叫董仲舒。


董仲舒在汉武帝时期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虽然这个儒术跟孔子所推行的儒家思想有所差别,甚至说是有点变味了。

但是从这开始,确立了儒家思想在中国的领导地位,在之后的两年多年里,作为主流思想影响着我们这个国家,影响着我们华夏子民。


后世的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没有不读儒家经典的,中国士绅阶层就是用这些儒家经典里的思想来治理这个国家、治理天下的。

儒家经典主要是四书五经,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包括《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而《论语》是四书五经之首,是儒家思想的代表性著作。

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

当然这句话可能有点夸张的成分,但是足够说明了《论语》的历史地位。



02

《论语》的内容


那么《论语》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历史地位?或者说凭什么半部《论语》就可以治天下呢?

这还得从《论语》本身的内容说起,《论语》讲的到底是什么?


按照一般的说法,《论语》记录的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这个说法没毛病,但是还是不足以让我们了解《论语》讲的是什么。


我读《论语》读了五六遍。

最开始觉得《论语》的内容很散乱,甚至都没有一个主题。

后来发现其实《论语》的内容其实是有一个大主题的,大主题下面又可以分为不同的小主题。


《论语》的大主题用一句话来总结的话,那就是:为人处世的参考准则。

这就是《论语》的主要内容。


为人


为人,就是做自己,怎么做好自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修身。

修身怎么来修呢?包括立志、勤学、改过、责善这几个方面。


为人 · 立志


立志是修身的第一步。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立志,立的是志向。

志向就是人生的方向:我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拥有一个什么样的人生?成就一番什么样的事业?


立志了,人生的方向才会明确。

我们会把时间、精力、资源都用在这个方向上,力出一孔,最后才更容易取得成功。

否则,人生就会走很多弯路,甚至一事无成。


立志了,我们的内心也会更加笃定。

《论语》里有句话: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为什么匹夫之志不可夺呢?

志向,是内心的动力,不管有什么艰难困苦,不管有利无利可图,都会坚守。

反之,如果没有志向,凡事考虑的就是事情的利害得失,就很难坚守,说放弃就放弃。


为人 · 勤学


修身的第二步是勤学。

勤学就是学习。


《论语》里涉及学习的内容有很多。

有关学什么、怎么学、学习与实践的关系、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学习与教学的关系等等。


《论语》开篇第一句就是关于学习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这句话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却道出了学习的两个本质:学习的目的和学习的方法。


学而时习之,习的意思不是温习、复习,而是练习、实践。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练习、实践。


为了学习而学习,或者为了自己内心的焦虑而学习,最终可能学一堆没用的东西,浪费时间。

也不要去为了别人的看法去学习,最终看起来很博学,懂得很多知识,却不懂得运用,这种学习的意义也不大。

所以《论语》里告诫我们: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学习的正确目的应该是为了实践、运用,而不是为了填补内心的焦虑和炫耀。


同样,实践、运用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将学到的东西进行实践、运用,才能真正的巩固所学,掌握所学到的东西。


为人 · 改过


修身的第三步是改过。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即使是圣贤,像孔子、王阳明这样的人,也会犯错。


所以,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人不可能不犯错误,但是能改过,才能够不断让自己变得更好,同时把事情做得更好。


《论语》里关于改过的内容非常多。

改过部分主要是给了很多做人、做事的参考准则,当我们有所僭越的时候,就要不断反省、改正。

具体来讲,还包括应该拥有什么样的品格、为人的准则、做事的准则、行为习惯、言语、仪态,甚至生活起居等各个方面。


比如说关于品格。

《论语》里有一句:君子贞而不谅。

意思是说,君子讲大信,而不拘泥于守小信。


儒家对品格要求是非常高的,诚实、守信是最基本的要求。

但是这里却说要守大信,而不要拘泥于守小信。

好像有违诚信的准则。


其实这正是儒家思想的高明之处。


小信可以理解为给别人许下的诺言或者跟别人定好的约定,而大信是涉及到大是大非的原则。

相比于诚信的准则,我们应该参考的更高准则是原则,原则高于诺言。


比如说,在战争时期,面对敌方,我们要使诈可以吗?

当然可以,因为国家大义高于个人小信。


再比如说,你答应了别人一件事情,结果发现这个人品行有问题,或者这件事这个人本来就是在利用你获取他个人的私利,你还要不要信守承诺把这件事做到?

一个谅的人,会坚持做到;但是一个贞而不谅的人,会知止,发现事情不对了就停下来。


贞而不谅,贞的是大原则,不谅的是小信用。

所以,《论语》里还有这么一句: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为人 · 责善


修身的第四步是责善。

责善讲的是怎么对待朋友。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对待朋友,我们要保持一个赤诚的心,忠告他,但是也需要注意方式,善道之。

如果我们没有用正确的方式忠告,对方不但不会接受,还会恼怒,甚至跟我们决裂,这是不可取的。


处世


上面所讲的修身的四个部分——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其实是参考王阳明心学里关于修身的方法来分类的。

责善,其实已经是处世的范畴了。


为人,也就是修身,是做好自己。

而处世,是怎么对待自己以外的外部世界,包括怎么处理和他人的关系,以及怎么处理事务。

《论语》里怎么处理和他人的关系具体包括识人、礼、对待妻子、对待父母、对待众人等几个方面。

《论语》里怎么处理事务具体又包括怎么对待财富、怎么从政和管理、万事万物运行的一般规律等几个方面。


处世 · 识人


处理和他人关系的第一步是识人,也就是了解别人。

只有了解了别人,我摩恩才能进一步确定这个人是否适合一起相处,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跟他相处。


所以《论语》里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应该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关于怎么识人,《论语》里有很多这方面内容,不过很多都是关于如何识别小人的,有一句我认为特别值得参考。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要了解一个人我们不但要看他说什么,更要看他做什么。

子曰:听其言而观其行。


那么这个“行”又怎么来观呢?

就是上面那句“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看一个人做什么除了看他做的事情本身,还要看他为什么这么做,他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做的,以及他这么做是否安心。

“人焉瘦哉”,考察了这三个层面,一个人的内心又怎么掩盖得了呢?


比如说,同样是做慈善,一个人是真心想帮助别人,一个人是想通过做慈善获得名声,或者以此获得更大的利益。

同样做一件事,动机不同,让我们看到了两个不同的人。


比如说,同样是取得成功,一个人通过损人利己的方式获得,一个人通过成就他人的方式获得。

同样做一件事,方式不同,也让我们看到了两个不同的人。


比如说,不小心干了坏事或者做了错事,一个人内心很不安,一个人内心无无所谓。

同样做一件事,内心的安定与否,也让我们看到了两个不同的人。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从这三个方面去考察一个人的行为,基本上我们就能知道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了。


处世 · 事务之理


与人相处的第一步是识人,而处理事务的第一步则是知理。

知理就是知道万事万物运行的一般规律。


《论语》里关于这方面的内容也很多,最典型的莫过于是这一句。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过犹不及。

而我们要做到的就是无过无不及,也就是中庸之道,不偏不倚,恰到好处。


很多人对中庸都存在误解,认为中庸可能就是和稀泥,甚至犬儒主义。

但其实中庸是我们做人做事的一个至高境界。

中庸要求我们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给出一个最合适的解决方案,难。


比如说做人,我们前面就提到,我们又要贞,又要不谅。

要守大信,不要拘泥于小信。

这个大信和小信的度怎么把握,其实很难,把握好了就是中庸。


比如说做事,我们既要考虑长期,又要兼顾短期;既要考虑对方的利益,又要保证自己的利益。

这个度也很难把握,把握好了就是中庸。


过犹不及,不及也犹过。

这就是万事万物运行的一个规律。

明白了这个规律我们做人做事就要去追求中庸,无过无不及。



3

总结


说了这么多,相信大家对“半部论语治天下”应该有一定理解了。


《论语》给我们的,是为人处世的参考准则。

而不管是小老百姓过日子,还是大人物做大事,最终都不过是在为人处世。

所以,不管是过日子还是治天下,《论语》都能给我们参考。


不过,还是不得不补充一下, 《论语》给我们的也仅仅是参考,而不是绝对的标准。


因为《论语》里孔子还说过“无可无不可”,“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没有什么可以的,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没有规定一定要怎样做,也没有规定一定不要怎样做,而只考虑怎样做才合适恰当,就可以了。


这是儒家讲究的通权达变,凡事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学而时习之。

学习《论语》是为了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实际生活和工作。

我们要不断地学,不断地行。

以学指导行,以行反哺学。

知行合一。


这期算是一个《论语》的开篇,希望让大家对《论语》有个大概的了解。

接下来,我会打破《论语》原来的顺序,按照我自己总结的「为人处世」下面的每一个小主题逐条解读《论语》。

即包括为人,也就是修身部分的立志、勤学、改过、责善,以及处世部分的怎么与他人相处,怎么处理好事务来逐条解读。


欢迎一键三连,持续关注。

End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588评论 6 49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456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146评论 0 35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387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481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510评论 1 29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522评论 3 414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296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45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39评论 2 33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202评论 1 34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901评论 5 33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38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65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15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081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085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