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故乡的夜,静的只剩虫鸣狗吠。
二
凌晨四点,爷爷养的两只公鸡便开始打鸣了。
一只接一只,一声接一声,竟一直叫到清晨七点。高亢而执着。
三
清晨六点,鸟都醒了,叽叽喳喳,啁啁啾啾,似乎是为鸡鸣的伴奏。
四
老家房子很久没有住人了,到处布满了蛛丝网。简单收拾了一下,睡下,被褥发潮。不时有各种小虫子从墙缝、床下惊慌而出。引发儿子和妻子一阵阵的惊叫……
儿子说:这就是个虫子窝。
我说:这儿以前是爸爸的窝,只是爸爸不住的时间太长了,虫子便安了家。
清晨六点,儿子竟起床了,说他听见公鸡叫。
六
爷爷出生于一九三六年,今年83岁高龄了。
每天清晨六点,爷爷就起床了。
但爷爷今年突然变懒了,变得不爱动弹了。起床后在屋子周围转转就回屋到沙发上坐着了。
记得前年我回家时爷爷还不这样。爷爷还养着几只羊。
清晨六点起来,爷爷说:去山上走走。
我说:去山上走走。
……
我说:走不动了,歇歇,抽根烟再走。
爷爷说:这才走了几步?你这身体不行,在城里呆软了。
爷爷说:我每天早上上一次山,给羊割一背斗草,十点就回去了。
我说:你年龄大了,以后别上山了,万一走不稳,摔下去,就麻烦了。
爷爷说:哼,我爬了一辈子山,还怕从山上摔下去?每天去山上走走,觉得精神。人要是天天在家呆着,就呆出病来了。浑身疼。
但今年回家,爷爷说他快一年多不上山了,走不动了,老了,懒了,不爱动弹了……
七
第二天晚上,去老房子睡觉,一开灯,一只大蜘蛛正爬在炕上。蜘蛛看见我们,惊慌而逃。妻子和儿子看见蜘蛛,也惊慌而逃。
妻子和儿子说什么也不在老房子睡了。
我也有点害怕了。
去小叔家的上房摆了一张行军床。但床不好,稍微一动就咯吱吱地响。把已经睡着的爷爷吵醒了。
爷爷说你怎么睡这儿了?
我说老房子虫子太多,不敢睡了。
过了一阵,爷爷下炕来了,看了看行军床上的我,摸了摸我身上的毛巾被,说:这么薄,太亮了冷来,厚被子呢?
我说就一个晚上,太麻烦,我没拿。再说这么热的天,不冷。
爷爷出去了。我以为爷爷去上厕所了,迷迷糊糊睡着了。过了一会,一床厚被子盖到我身上。
爷爷半夜去老院子的老房子给我取了一床厚被子……
第三天,我在小叔家的车库里搭了一张床。
清晨五点,爷爷来看我。问:冷不冷?被褥潮不潮?
八
我说今年有车,爷爷你想去哪儿转,我拉你去。
爷爷说我哪儿都不想去。爷爷说你非要拉我去,就去个会宁吧,我好几年没去过了,听说这几年修美了。
会宁县城的变化确实很大。居然还新修了一座钟鼓楼。
爷爷说这就是以前的南河么,以前就是个烂河滩么……
去转会师遗址,我说会师塔咱们就不爬了,去看看博物馆吧。
爷爷说我乏了,哪儿都不想去了。我坐会,你们转去。我说哪我也不去了,反正从小到大看过很多遍了,我陪你坐坐。
回去的路上,我绕了一个大圈,车开得很慢,让爷爷多看看。
爷爷一路感叹:修美了,变得认不得了。
九
老陈说咱们把老人拉转个漳县的遮阳山走,路不远,我估计老人能坐住。
爷爷说他不去,不爱出门了。
我说要是你真的哪儿都不想去了,今天我陪你聊聊了明天就回酒泉了。
爷爷说那就去转转吧。我不去你不一心。
到了陇西,有刘晓刚一家和老陈一家热情款待。
白天去爬仁寿山,爷爷说就是些庙么。晚上去看渭河,为缺水发了一辈子愁的爷爷看着浩浩荡荡的渭河,不停地说:这水好!这水好!
到了遮阳山。
爷爷不敢钻山洞了,不敢踩着河中的石头过河了。说头晕。但那么高的台阶,爷爷一阶一阶上去了……
第二天,爷爷说我的腿今天好了,你看昨天把我的腿走肿了……
十
有一天,和爷爷聊天。聊着聊着,爷爷突然说:你们有空了都来看看,再过二年,我们可能就不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