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4日星期日
洛阳被称为“博物馆之都”,出行洛阳就定位为“博物馆之行”,一周时间,除了游走了洛阳主要的遗址、景观,就参观了洛阳6个最具代表性的博物馆。
1.洛阳博物馆:收藏从旧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历代文物,重点陈列商周青铜器、汉魏陶俑、唐三彩、历代石刻碑志。珍宝馆的物件件件价值连城。
2.洛阳古墓博物馆:以古墓文物为特色,既有原址挖掘的墓葬展供参观,也有搬迁复原上自西汉、下迄宋金时期的代表性墓葬。
3.洛阳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依托“天子驾六”大型车马陪葬坑而建,展示东周时期的车马坑遗址和王陵考古新发现。
4.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建于清代古建筑山陕会馆之上,展示了洛阳与大运河的关系,包括隋唐大运河的文化历史和珍贵文物。
5.洛阳山陕会馆: 始建于清康熙雍正年间,是一组结构严谨、风格独特、非常完整的古建筑群。秉持着“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方针, 山陕会馆也称为洛阳万里茶道博物馆,致力于古建筑文化、茶文化的保护、研究、展示。通过大量的史料展示“中国叶子”是如何跨越山海、沟通亚欧,成为世界饮料的。
6.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以“洛阳三彩”学说为基础,展示二十多年来的釉画作品及不同时期的“洛阳三彩”藏品。
参观这些博物馆,给我感觉有“三多”。
一是博物馆的品类多。洛阳博物馆是综合性博物馆,既有历代文物展,也有现代绘画艺术等临展,古墓博物馆、隋唐大运河博物馆都是历史博物馆,洛阳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可以说是遗址博物馆,洛阳山陕会馆属于古建筑专题博物馆,三彩艺术博物馆就是典型的艺术博物馆。这些不同类别的博物馆,从不同的角度立体呈现了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的沧桑巨变和璀璨的历史文化遗产,不仅让博物馆在管理和展示上更为系统化,也让观众能够找到感兴趣的内容,更好地享受博物馆提供的文化资源。
二是博物馆的珍品多。洛阳居天下之中,公元前21世纪,生活在这里的夏氏族,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其后,殷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相继在洛阳营都建国,历时1500多年。从偃师到涧河两岸不足30公里的范围内,依次座落着商都西毫,夏都卧鄂,汉魏洛阳城,隋唐洛阳城,东周王城五大都城遗址。在邱山之上,伊河之滨,赢立着东周王陵,东汉皇陵,曹魏皇陵,西晋皇陵,北魏皇陵,唐恭陵等皇家陵园,形成了壮观地皇陵群。这些皇陵出土的文物件件是精品,体现了当时的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很高的文物研究价值。走进博物馆流连在这些藏品之间,瓷器、碑刻、陶瓷、青铜器等等,既是生活用品,也是艺术珍品,每一个物件都值得细细观赏。
三是博物馆的展陈方式多。文物展示是博物馆的主体部分,为了让观众更多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博物馆搜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对展出的部分文物进行解说,既可以请一位解说员跟随讲解,也可以租用一台解说器,一边观赏一边听聆听,那些静态的文物就变得鲜活起来,很多博物馆还设计了与观众的互动项目,借助媒体,进行交互答题、知识深化、形象设计等,这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为了加深观众的理解,博物馆还借用动态的视频对相关的知识进行解读,比如大运河博物馆就用动画视频对大运河的建造原理、剖面层积情况以及发挥的作用进行阐述,直观易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了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博物馆还创作了三D电影,观众站在船上,就犹如在大运河上穿梭、飞翔,穿越时光隧道,见证大运河的诞生以及在历史上发挥的巨大作用,让我们为这个伟大的工程感到震撼。
除了以上的“三多”,洛阳各个博物馆的管理和服务也给我留下较好的印象。
一是科学严谨。不论是新建的大型博物馆,还是原址旧貌的小型博物馆,在展览的空间布局、展品的摆放设计都非常合理,充分考虑观众的观感,展出介绍注意图文结合,脉络清晰,历史资料丰富,短视频介绍都简明扼要,画质清晰,历史渊源逻辑缜密,每一个博物馆都给人带来了良好的观展体验。
二是文创丰富。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品类繁多,涉及食品、文具、摆件、礼品等,在设计和做工上都很精致,实用性和艺术性相结合,体现了很好的品味。每一个博物馆的文创商店,都有很多观众光顾。
三是分层购票。部分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有些需要购票的博物馆都有不同的优惠政策,儿童、少年以及六十岁以上长者、在校学生以及教师都有相应的优惠政策。带上教师资格证出行洛阳,可以享受到半价的福利。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今天的洛阳人充分挖掘、搜集、整理历史文化,以“博物馆”成列的方式再现河洛地区文明,是对华夏上下五千年历史的致敬与传承。洛阳,真是名副其实的“博物馆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