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06-陈思
《善平爷爷的草莓》是一本心灵滋养类的绘本。用朴素简洁的语言,重复的写法,向读者传递了分享的草莓是最甜的这个简单又深刻的道理。
刚拿到书,发现护腰上有个小惊喜,一个小机关的设计,一边翻开青黄的草莓,一边问孩子:“草莓熟了吗?”孩子立刻有了代入感,也充满好奇,“熟了吗?可以吃了吗?谁来吃呢?”。“你想吃吗?”,孩子答:“想”。“可是只有一颗熟了怎么办呀,妈妈也想吃呢。”猜猜你的孩子会怎么回答呢。
蝴蝶页和扉页后,笑眯眯的善平爷爷正在跟小动物们一起捆木柴,他一个人住在山顶小屋可是他一点也不孤单,柔和的色彩,柔和的线条,笑意盈盈的每个角色,给人一种温暖安定又祥和的感觉,这也是整本书的基调。善平爷爷在种草莓的时候付出了劳动和心力,经历严冬后终于收获了开花结果。这里可以运用间歇提问的阅读工具,提到四季的知识,重在带孩子感受四季的变化,而不是记住春夏秋冬。第一天草莓成熟了一颗,善平爷爷还没吃,就给了迷路哭泣的小鸟,乐观的善平爷爷说着:“没关系,明天还会有的。”“明天还会有吗?”这里可以做预测性提问,第二天有两颗,给了吵架的兔子兄弟。第三天有七颗给了新生的乌鸦宝宝,依旧是重复那就话:“明天还会有的”。到了第四天善平爷爷惊讶极了,满地的草莓都熟了,他轻轻尝了一颗:“真甜啊,这么甜的东西,一个人吃太可惜了。”于是他喊来了小动物们。“会有哪些小动物呢?”先回忆猜测再跟开始的捆柴画面进行对比。善平爷爷说:“吃得可真干净啊”,那么“善平爷爷最后吃了多少颗啊?”。“没关系,明年再种就好了。”最后的画面是夕阳西下被晚霞染红的天空,空空如野的草莓地,一片祥和温暖。
“善平爷爷开心吗?他只吃了一个草莓呢?”留下这个问题跟最后那幅温暖,心满意足的画面,给自己也给孩子。不用讲分享是快乐的这个道理,孩子应该也能体会到那种因为付出而收获快乐的感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