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讨厌排队。我们为宝贵生命浪费在这些毫无意义的事情上而苦恼。但是漫长的等待并非总是那么让人无法忍受。近日,一老人与年轻男子因为排队问题发生争执,年轻男子动手打人。
其实排队时维持良好心态 的关键,并不在于队是否很长,而是在于有没有人插队。
如果秩序良好,没人插队,那么即便队很长,你安心的跟着排就是了。特别是有了智能手机,打发时间已经成了很容易的事情。
那为什么会有人插队、加塞儿。从心理学 的角度上看,人并不是在意因有人插队而导致自己多花了几分钟,而主要来自于认为自己受到了不公正待遇,以及对于那些插队者占了自己便宜还心安理得、大言不惭、甚至得意洋洋的愤怒 。
为什么我们的长辈更容易插队呢?主要那些出生在50、60年代的人因为物质匮乏的记忆太深。这个记忆告诉我们,如果你不抢就会吃不饱饭挨饿。后来,小到分米分面分蔬菜,大到调动升职分房子,包括现在虽然不再发愁吃喝,但老人看病、孩子上学等等等等——都需要靠抢、靠闹、靠走关系(反正不会是靠排队),才能有所收获!
这就造成了人们在潜意识里,其实对“排队”有着深深的蔑视!
“只有没本事的人才排队呢!”——这是很多人心里的潜台词。
而“有本事的人“太多了,所以排队的人就被这些“有本事的人”当成了傻子——而我不愿意被人当傻子(我相信也没有人愿意),我想这就是在排队,极易焦躁愤怒 的重要原因吧。
在人类群体里,一般人们天生具有团队合作的本能,每个人都会做出公平的贡献,也就是利他行为。假如在一项团队合作中有人不合作(如插队),人们就会惩罚他,即使所付出的代价是自己的个人利益也在所不惜,因为人们对公平的认知大于其眼前的个人利益。这种机制会产生长期稳定的社会效益,有利于人类群体的健康发展 。
在超市、机场、食堂等地方,如果看到排着一组队伍,就会自发激起一个人内在的互惠合作本能,自觉地排到队尾。这种情景就释放了强互惠理论的显著信号,传递着人类合作的天性。
在排队时,只要人们相信每人都会受到公平对待,就会耐心而高兴地排队。但如果有人破坏规则,其他人感觉不到原来的“强互惠”,就会因此愤怒,甚至导致严重的肢体冲突。如果排队秩序混乱,当人们对其他人失去合作信心,又掌控不了局面时,就会放弃排队,争抢着往前挤。所以,强互惠理论是需要人们一起合作才能成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