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星和超新星

1572年11月11日夜,第谷(1546—1601年)发现了一颗新星,即“第谷新星”。新星在仙后座,最亮时甚至在白天都能看到它,经过一段时期的观测之后,第谷发表了详尽的论文“新星”。第谷观测到的是我们银河系里的一颗超新星,从那时起到现在,只在1604年银河系里曾出现过另一颗超新星。 这里所说的新星和超新星是两类比较特殊的星,不能只从字面上去理解为是“新”诞生的星。一颗恒星在未爆发之前,往往很不显眼,甚至用较大的望远镜也未必能看到它。一旦突然爆发,亮度在几天或者更短的时间里,迅速增加几千倍到好几万倍以上,然后在好几个月到好几年里,有起伏地逐渐恢复到爆发前的状态和亮度。超新星爆发的时候,亮度可增加千万倍到上亿倍,这是恒星世界中已知的最激烈爆发现象。爆发的结果是恒星抛掉大部分质量,塌缩成为中子星之类密度特别大的天体,进入演化的最后阶段。超新星爆发意味着恒星的瓦解,趋于死亡的一种形式。 1576年,得到丹麦国王腓特烈二世的支持和邀请,第谷来到波罗的海中的一个小岛——汶岛上,在此建立了一座宏大的、设备良好的天文台,被第谷称为天文堡。这里配备着一些当时最好的仪器,主要是象限仪。第谷是位勤奋而杰出的观测者,他用自己制造的许多大型精密天文仪器,持续不断地进行了长达20年的观测,积累了大量天体方位的测量资料,而这些资料的精确性是首屈一指的,大大超过前人和当代人的观测水平。据说他对各个行星位置的测定,误差不超过0.067度。我们知道,满月的视直径大致是0.52度,第谷的精确观测几乎达到了满月视直径的1/10,几乎是到了肉眼观测所能达到的极限。 1577年,他还观测到一颗明亮的彗星。当时,不少人都以为彗星只是地球大气中的某种光学现象,但又拿不出证据。第谷证实,彗星的轨道远在月球轨道的外面,决不可能是大气现象。天文堡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不仅是个科学研究中心,也是许多重要人物前来参观访问的地方。可是,当腓特烈去世之后,天文堡的经费就发生了困难,第谷不得不离开天文堡。第谷在那里作的最后一次观测,是在1596年3月15日。在这之后,天文堡被遗弃了,时至今日,那里只剩下一片草地和一尊第谷像。 1599年,第谷从丹麦来到布拉格,任鲁道夫二世国王的御前天文学家,继续孜孜不倦地进行着天文观测工作。他在这里做了一件对后来天文学的发展有决定意义的事,即邀请一位年轻的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来当自己的助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纷 繁 世 界 保 持 初 心 ▎艺术即爆炸!超新星,生死交替的宇宙轮回 超新星这个词汇于1931年被创造,它表...
    张涛拉罕阅读 3,914评论 6 16
  • 从城市的空气中飘过! 尽管天气闷热,但一直没有从雨季中脱离,天空阴暗,却不知何时下雨,我坐在双层公交上,难得有时间...
    憩文阅读 3,030评论 0 0
  • 今天晚上终于感受到了最真切的胎动,妈妈的手能在肚皮上感知宝宝的动作,宝宝尽情的动吧,只要健健康康的,爸爸妈妈爱你哟
    默苒之阅读 994评论 0 0
  • 秋雨涩涩,秋风有点刺骨,我一个人独自坐在火车站的台阶上,再过一个小时就要离开这座城市了,我的眼睛湿润了,虽...
    港城小二阅读 2,166评论 0 0
  • 从北京到福州,再到海口,我这次旅行的纬度跨度想想也算挺大的。出门前就对着衣柜和旅行箱左思右想,反复拿捏,但无奈出行...
    epiphanyLei阅读 1,56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