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在我看来,就是将实际的物品或是抽象的概念,按照价值排序,分出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情,什么更重要。简言之,你最看重什么就是你的价值观。
(1)
上小学的时候,一位朋友提出过一个论点“兄弟如骨肉、妻子如衣服,骨肉不能断,衣服可以丢”,我当时没听过这么个说法,觉得新鲜,但本能地我感觉哪儿不对。哪儿不对呢,当时我说不上。后来,因为中学上的不同的学校,慢慢地我和这位朋友的联系就少了。有一次,我回老家,听说这位朋友结婚以后,因为婆媳吵架,就和父母分开过了。这个事情本也没有什么不正常的,很多小家庭就是和父母分开过的,但是联想到他原来提出的观点,不禁在想,这是“妻子如衣服”的做派吗?
(2)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价值观都是不断在发展变化的,最看重什么是在不断转移的。一个小孩子,头几天特别喜欢玩这件玩具,过几天了又特别喜欢玩那件,这再正常不过。有的人小时候特别喜欢唱歌跳舞,性格开朗,长大了反而害羞腼腆地不敢说话。那么,问题来了,现在企业招聘要招价值观相同的,恋爱结婚要找价值观相同的,结交朋友要找价值观相同的,可是这真的能实现吗?
(3)
人们最看重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有的看重事业成功,有的看重家庭美满,有的看重金钱,有的看重名誉。有人说这么事情都是我看重的,我都要。可以呀,都要是可以的,但是如果这些的追求相冲突了,必须要选择一个,你选择哪个。你选择哪一个的背后就是你的价值观在起作用。
现在我们回到这个问题企业招聘要招价值观相同的,这个问题本身是有问题的。这个问题应该转变成对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其他的对事物的价值排序,彼此符合的越多越好。如果两个人来应聘,就选那个价值观符合的多的那个。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具有相同认识和追求的人会彼此产生吸引力聚集在一起,形成强大的合力。就像我们的开国元勋们,他们就是在一个主义的号召下,从五湖四海走来,聚集在一起,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的新中国。
核心价值观,我认为越是简洁越好,一个最好,比如顾客就是上帝。
(4)
恋爱结婚找价值观匹配度高的,对生活是有益处的,大家观念相同,沟通起来比较容易,吵架的次数也会比较少。现在好多交友或是婚恋网站早就开始这么做了,将一个个细小的价值排序标签化,比如最喜欢什么电影,最喜欢什么歌,最喜欢的运动等等,这些标签就构成了大数据,使用算法进行筛选,两个人匹配度高不高一目了然。好不好,当然好了。但是,这里有个前提,个人要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你最看重这个,是真的看重吗?你对自己真的了解吗?有句话说头脑很虚伪,身体很诚实,真的有这么割裂吗?面对选择,为什么那么多人陷入纠结,还应运而生了选择恐惧症。
(5)
追求绝对的价值观相同是有害的。哪里有两个价值观绝对相同的人呢,哪有两个价值观决定相同的组织呢。世界上连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都没有,人也不可能踏入完全相同的一条河流。怎么办?我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项目制。
开设一家公司、成立一个家庭、结交一个朋友都可以视之为一个项目。在这个项目的框架下,建立自己的目标,挑选彼此价值观符合的人,杜绝追求价值观绝对相同,为了项目的达成不断去努力,哪怕中途价值观有所改变,这应该是必然要发生的。就连我们的国家从邓爷爷领导的改革开放开始,也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6)
项目制可以避免僵化,促进合作,使那些价值观不完全一致的人得以聚集在一起。追求价值观相同真的只是一切开始的第一步,现在你知道的是第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