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他信奉的信条,一直藏在1987年那本《交易的艺术》之中——我的风格相当单纯直接:我会订下非常高的目标,然后不断地施压施压再施压,好得到我想要的东西。有时我会接受比目标低的结果,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我最终还是会得到我想要的。
2对某件事情,要保持足够的、长久的好奇心,并且能够将对这件事情思考后的东西,分享出来。
3有一次,有位大哥跟我分享了他的人生秘籍。其中一条,他说:“追女孩,屡试不爽的一个技巧就是,相处的前三个月,心里想着你是她爸爸。”
4有一次在中欧听一个教授上课,他在课堂上发问:你们在自己的公司里,角色是做“头牌”,还是做“妈咪”?刚听到这个问题时,并没有特别的感觉。后来才渐渐明白,要么就专心做头牌,要么就做妈咪,两者其实是不可兼得的。
于是我就开始专心转型做妈咪,帮助其他人变厉害。遇到别人来找我解决问题,我尽量说:“你决定吧”,又或者说:“这事不归我管,你去找某某某”。如果还不行,我就把相关的人叫到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思路。
5作家贾平凹说过:朋友的圈子其实就是你人生的世界,你的为名为利的奋斗历程就是朋友的好与恶的历史。你的朋友圈代表了你的审美和生活层次,不愿跳出朋友圈这种舒适圈的人,你的人生会在安逸中和别人的差距越拉越大。
6真正的满意度,都在事后的无意间惊喜。
7没有人可以单靠“喜欢”就能做好一份工作,也没有人可以仅凭“兴趣”,可以保持对工作持久的动力。
8Keep looking,don't settle!
9比如说,运营公众号带给我的收入部分,可以满足工作带来的物质激励需求。而带给广大读者最新的信息,帮助大家投资决策/个人成长,又满足了我的精神方面的需求。此外,这件事还为我未来做更长远的事情,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资源,这满足了我长远的战略需求。
对“热爱”的坚持,需要“成功”的激励。
10人们能做的,是找到一个合理得当的激励系统,让自己的努力不要“白费”,这样在激励机制的作用下,才可能真正“爱”上工作。
先不要问喜不喜欢做,先问能不能做,能不能做好。
11一个人,把自己的经济问题理顺了,不困窘,其他问题就会变小。穷了,什么问题都会变大。不要嫌这种说法俗气,真理往往都是俗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