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早上上班,在地铁,像往常一样,我在拥挤的车厢上翻阅微信读书。一个关于互联网后台系统运营与管理的消息推送跳了出来,我点进去,随即阅读了起来。
列车突然紧急杀了下车,车厢内的人群由于惯性的原因向前倾倒,我仅仅抓住横杆,以防自己撞上前面的乘客。
我意识到,我自己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后台产品经理啊。从入职到现在,我一直从事这后台设计方面的工作,致力于将需求和功能在后台得以实现,更好的支撑前端APP或者前端系统的运营和使用。
来自:百度图片
我在思考,如果让我来写一篇产品后台综述,我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展开呢。
为了不使文字显得太学术,我更改了行文风格——
Q:大寸老师,能给讲讲后台是什么嘛?
A:可以的,同学。互联网后台是相对于前台来讲的,每一个APP或者前台系统都需要一个后台来做支撑。后台可以为前端网站提供数组支撑,如数据处理、逻辑参数配置、信息查询、修改商品信息、发布产品、活动管理等。后端产品往往是企业或者团队共同使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专业性,体量庞大,结构复杂。
Q:后台的功能是什么呢?
A:一句话概括好了,类似数据库的增、删、改、查。
Q:后台的作用是什么呢?
A:我们看一下京东购物。当我们在查找到一个商品的时候,会看到商品的名称、价格、还有商品详情信息。那么这些文字内容的维护都是在后端来完成的。因此,后端的功能之一就是对前台的内容进行更新和调整,让我们能够看到商品的详细信息。
当我们购买了一些商品,在前端可以看到物流信息、订单信息,它们在后台也有对应的管理模块,可能会叫做物流管理、订单管理。后台的功能就是保证前台的数据实时变化,被前端调用之后能够正确的反应物流、订单信息。
来自:百度图片
Q:前台和后台的区别呢?
A:区别主要有一下三点:(1)体验不同,前台注重用户的交互体验,后台偏重于整体架构和逻辑,业务逻辑的实现一定要清晰。后台要围绕业务需求来制定方案的合理性、稳定性、扩展性,不刻意关心用户的交互是否最佳,能够保证前台所有运营要求即可。
(1)信息的展示维度不同。前台的信息方便用户的查看和,后台在于创建、编辑、删除、置顶存储信息。
(2)结构不同。前台更多的考虑用的使用路径,后台则是根据业务来划分不同的模块,方便管理员来管理用户。
Q:后台这么分类呢?
A:后台的分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商户后台:来自:电商产品经理宝典。
来自:百度图片
(2)运营后台
基本包括用户模块、内容模块、数据统计模块、公告管理
(3)权限后台
包括机构管理、角色管理、操作员管理
来自:百度图片
Q:后台设计的步骤规范是什么呢?
A:基本和前台类似啦,应该遵循的规范包括以下几点
(1)需求第一,根据功能收集需求
(2)明确业务场景,明晰用户在什么场景下怎么操作这个功能
(3)梳理出一级模块、二级模块,对二级模块下的功能进行功能点描述
(4)进行原型设计
(5)产品内部评审,完善原型
(6)输出产品需求文档
Q:后台设计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地方呢?
A:本着MVP开发原则,在项目要求的时间内优先保证后台功能的可交付性。在此过中要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首先应该知道哪些是当前不需要开发的内容,当时未来可能会进行开发,需要预留接口。其次对经常调整的的全局参数进行归类,设计成系统参数的形式,做成可配置选项。
产品后台的基本框架知识范围如此。
其实当我们认识某个产品,首先从宏观上对其有一个整体的概念,然后根据工作需要对要研究的部分抽丝剥茧般的分析和钻研,逐步总结和归纳,慢慢的就成为业务小能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