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下午家长会。本次家长会有两个环节。其中第二个环节是老师家长和学生三方座谈。这次的家长会让我感触良多。
这个环节按照计划3:30开始。但是因为等一个小超的爸爸,推迟了10分钟。小超爸爸会前一直在教室里打电话。这个环节首先由学生总结近期的学情及未来的规划,然后由家长对孩子说几句话。在学生谈自己想法的过程中小超爸爸一直在拨弄手机,期间走出教室接听了三次电话。小超按照顺序是最后一个发言的。能看出来他做了认真的准备。他对自己的问题总结的很准确,对未来的设想也很实际。在他讲的过程中我能感觉到他非常在意家长的态度。但是讲到一半他爸爸又出去接电话了。而且到最后结束也没有再回来。能感觉到小超的失落。
小超目前是一名学困生。他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很多。老师在帮助他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都感觉非常棘手。今天的家长会上我一下子找到了这些问题背后最真实的原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三观”的建立,习惯的养成有着重大且不可替代的影响。
曾看过一个国外的公益广告,名字叫《孩子在模仿》。视频中父母急匆匆地,一边赶路一边打电话,孩子也跟在身后急匆匆地赶路打电话;父母手里夹着烟,将抽完的烟头狠狠地踩在地上,孩子跟在身后也学着父母的样子夹着烟,并将烟头踩在地上;父母在家里大吼大叫;孩子也学会了大吼大叫… ...视频中,每一个孩子都在模仿大人,每一个大人都是孩子的镜子。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真正优质的教育,从来不是金钱所能赐予的,对孩子精神的滋养,永远都需要父母的言传身教。
之前看过一部泰国公益短片《豆芽》。这部短片讲述了一位母亲,如何从豆芽开始,教育孩子实现梦想。
在一个农贸市场,妈妈和女儿在自家的摊位卖菜。小姑娘看到别家摊位的豆芽卖得最好,便突发奇想要种豆芽去卖。面对女儿的请求,妈妈说了一句,我们试试。于是,母女二人开始了种豆芽菜的尝试。然而,到了豆芽菜该发芽的日子,却并没有预期中发芽的样子,面对这次失败。妈妈又说了那句话:我们再试试。她们一起看说明书,了解豆芽的生长习性,但还是失败了。但她依旧没有气馁,而是再次鼓励女儿,她要让女儿知道,她对学习的渴望和好奇,妈妈都会去保护。她们重新制定了种植豆芽的方法,最后终于成功了。当妈妈问女儿还想不想试试再种点别的,女儿学着妈妈的口吻坚定地说,我们试试。后来,在妈妈的教育下,小女孩最终获得了生物学博士学位。
教育,是一种碰撞与影响。最好的教育,一定始于父母的正确三观和良好的言行。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童话大王郑渊洁曾说:“你是什么人,你的孩子就是什么人。”父母良好的言行是给孩子最好的精神养分!只有父母真正地从心里重视教育,用言行正向地影响孩子,孩子才会拥有向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