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周我们不“上课”,孩子们愉快地学习了很多有趣的语文知识,开始动笔写每日创意短文两篇,开了个好头。
开学第一周过去了,第二周我们开始学习教材,课堂仍是生动有趣的,但是课后作业却暴露了孩子们语文基础技能薄弱的缺点。
这一周批改四(1)班孩子作业,最令人咂舌的就是相当一部分孩子书写十分潦草,简直“惨不忍睹”。
或许是我要求过高,或许是和刚毕业的六(2)班作了比较,才会让我实在无法忍受孩子交上来的作业如此潦草、随意涂改、错漏百出。
我向来教育孩子,书写就是一个人的第二张脸,见字如面,看见一个人写的字就像看见一个人的容貌一样。
字写得好,别人见了自然欢喜,就像帅哥美女总是让人心情愉悦;字写得丑,别人见了当然嫌弃不已,《新白娘子传奇》里许士林见了还没有幻化成白娘子模样的媚娘,不是很惊悚、很嫌弃地大叫“你好丑啊!”
高年级的孩子,包括以前教初中的孩子,我更是告诉他们:对待书写应该像制作工艺品一样聚精会神,一笔一画用心书写,每一次的作业都是你的作品。书写工整的,就是一件好作品;书写潦草的,便是一件次品。
既然已经发现了孩子们书写潦草的问题,接下来便是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练字!
练字是要长期坚持并见效慢的活,要求练字者首先要有意识练字,渴望写出一手好字。虽然孩子们人手一本练字帖,学校每天都有练字课,但是孩子们只把练字当做完成任务,照着字帖蒙一遍交差的话,练再久都不会见到好成效。
回想自己练字的经历,是因为大学毕业后当了老师,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本着老师要起带头榜样的责任心,买来了字帖,开始练字。那时练字目的是很明确的,就是要写出一手好字,才能带动学生写好字。
坚持练了两年,不论是硬笔书法还是黑板板书都获得了巨大的进步。当然,跟老教师比起来,我那几个字是小巫见大巫,但是在当时同年龄的年轻老师里,我的硬笔书法和板书是拿得出来见人的。
学生经常见着我练字,便也跟着练。那时的孩子们常说:“老师,我们看见你的时候,你不是在备课批改作业,就是在看书写字。”
虽然那两年带了两个初三的语文课,但是仍有空闲练字。但自从当了班主任以后,虽然只带一个班,无论是带初中还是带小学,却都没有再坚持练字。
班主任的日常常被事无巨细的琐碎填得满满当当。更重要的是再没有练字的心性,一是因为字写得有点模样了,听了些赞许,好像知足了;二是因为,每天都有做不完的班主任工作,很难拿出整块的时间安安静静地写字。
阅读,我是见缝插针地读,而练字,也得见缝插针地练了。
见了四(1)班孩子的字,我经过一周的思考,决定重新开始练字。说一千遍一万遍,都不如自己给孩子演练一遍。要求孩子们书写好,坚持练字,作为老师我得首当其冲,坚持练字。
硬笔书法要练,板书也要坚持练。
这两年写板书有些懈怠,不再那么重视整体的美观和排版设计。回想起刚教书那两年,每一节课的板书都会在本子上演练几遍,用什么颜色的粉笔都会认真备注,写在黑板的什么位置都会认真考虑。
而这两年,倒是把这个功夫耽搁了,书写虽然还注意着,却很少考虑整体的美观。以前的孩子总是说舍不得擦我的板书,下课了便拿着粉笔在黑板上临摹。而现在,我倒是希望一下课就自己把板书擦了,因为连自己看了都不满意!
从今天起,认真练字,认真板书,带着四(1)班的孩子一起把字写好,写工整,培养过硬的语文基础技能!
PS:本周练字(部分)